首頁>Club>
美國總統有個段子,凡是遇到問題都會問,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裡?國內有論調說,美國離開航母就不會打仗,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5
回覆列表
  • 1 # 果汁kuk

    美帝離開一打重型航母航母還有兩打兩棲登陸艦能當輕型航母用,哪怕沒了兩棲登陸艦也有世界最龐大的驅逐艦和核潛艇部隊。

  • 2 # 零點的日食

    看這問題就是不瞭解軍事的同學 就想想航母有多大 導彈射多遠 地球有多大 就應該明白航母飛機什麼鬼的只是戰爭手段之一 嚇嚇小國打打小國是可以的 真發展到戰略級別的話 呵呵 誰會在乎你航母有多少 只會用核武器炸領土

  • 3 # 瞎晃悠1

    有航母他也不會打仗,比起中國他差遠了,他就會弄幾個國家聯盟起來欺負小國家,一對一打試試看滅了他,這麼多年他怎麼不打俄羅斯,他不趕,嚇死他。

  • 4 # 血色黃昏的黃昏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表示:“一艘航母是10萬噸外交”。

    在國際政治中,炮艦外交(或美國曆史上的大棒外交)是指藉助於顯著的海軍力量來追求外交政策目標,暗示對方會構成戰爭的直接威脅。

    這個詞來自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時期,當時西方列強(歐洲和美國)透過自恃其優越的軍事能力(通常由海軍描繪)來威脅其他不那麼強大的國家在主權事務中給予讓步。

    炮艦外交被認為是一種霸權形式。隨著美國在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成為軍事強國,西奧多·羅斯福版(美國第26任總統)的炮艦外交、大棒外交部分被美元外交取代:用“多汁胡蘿蔔”代替大棒。

    【美國哈里·S·杜魯門航母】

    1914年,在伍德羅·威爾遜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就利用炮艦外交佔領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

    由於美國海軍擁有壓倒性的海上力量,冷戰後美國的世界炮艦外交仍然主要基於海軍力量。美國政府經常利用美國海軍艦隊來影響外國資本以及政府。海上力量的使用是美國為了進一步促進國家利益對公海或在外國的管轄範圍施加影響。

    實際上,美國的炮艦外交和大棒外交如出一轍。所謂“大棒外交”就是指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外交政策:“輕聲說話並帶上一根大棒,你會走得太遠。”

    現在美國的“大棒”就是“航母”,也就是美國外交的一貫做法。

    【美國最先進的航母傑拉爾德·R·福特級】

    美國海軍就是自恃其無與倫比的優勢透過航空母艦的威力,發射巡航導彈和兩棲突擊部隊為美國提供了獨特的炮艇外交能力。

    美國著名的深度軍事資訊分析智庫網站“GlobalSecurity”刊文稱,20世紀90年代證明了美國的炮艦外交實際上仍然是一個有效的外交工具。在外交演算中它將繼續為美國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海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來支援國家利益。

    航母,這麼多象徵著美國海軍二十世紀後期的權力,為美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外交能力,擴大與炮艦相關的行動範圍超越任何其他當代國家的外交。美國隨時可以要求航空母艦和相關的護航艦隊“輕輕地”對一個外國港口施加影響。

    美國海軍飛機有多種選擇是公認的,這有助於提高與這些平臺相關聯的槓桿率。精心管理這些能力有助於美國的政治和外交領導人定製國家政策影響力。

    美國這些所謂的智庫認為,美國海軍力量作為一種外交工具並積極利用,使美國得以實現一種重要的政治軍事訊號。這種訊號可以在外交危機的任何階段都發生。

    【USS 黃蜂號(LHD-1)美國海軍多用途兩棲攻擊艦】

    1976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1946年至1975年間,美國海軍參加了215次美國軍事外交事件中的177次。”美國研究人員總結道:“美國海軍艦隊在每五個事件中就有四個以上參加過。陸基力量用的較少,很少使用陸軍和海軍部隊同時參與行動。”

    正如《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的格言一樣:“戰爭是政策的其他延續方式”。

    早在1990年,美國認為,海軍為外交程序帶來了獨特的斷言能力和影響力。作為一般規則,全球政治環境促使美國必須繼續在外國土地上駐紮部隊。沒有理由相信,在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這個趨勢將改變。

    因此美國海軍的優勢,特別是那些它擁有的重要的兩棲力量,對美國海外影響的能力提供了一個重要保障。

    影片為:2011年10月3日USMC F-35B在黃蜂號攻擊艦的飛行甲板上進行首次垂直著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林散之和鄧散木誰的楷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