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丕嚡

    兩個都沒有任何可操作性,因為它們倆的核心都不在於給地球安發動機或者用核彈炸醒太陽,那只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

    《流浪地球》和《太陽浩劫》可以算是非常對應的兩部作品。傾向截然相反——大劉喜歡“世界感”,要文明帶著整個星球流浪;博伊爾卻喜歡小國寡民,一艘船就就是整個戲的舞臺,8個人就是整個世界的縮影。 個人更加喜歡的是太陽浩劫,因為我更喜歡把世界縮小,一個封閉的船更能給我一種人類文明孤寂無助的感覺。在人群之中,這種感覺常常會被掩蓋。縮小後,很多本來複雜的事情,看起來就變得十分顯然和簡單了,簡單到可以一眼看穿。

    《流浪地球》傳達的世界觀我很不能接受,大劉對群眾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認為群眾只會胡鬧壞事,少數精英才能替人類做出正確的決定。而《太陽浩劫》中,負責決策的人則屢次做出錯誤的決定,最後導致任務險些失敗,並且最終的成功不得不用全員犧牲的代價去換。我覺得後者才是真正的世界,沒有人是完全理性和智慧的,統治者和決策者也一樣。承認我們有無能、有無知,會犯錯,但我們依然勇敢地闊步前行,我想這才是人類。

  • 2 # 鄧工280

    《流浪地球》裡拯救地球和《太陽浩劫》裡拯救地球的方式,哪一個更加靠譜?

    作為藝術品,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為了藝術領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利益,可以說兩劇都非常成功,但如果用它們的藝術模式拯救地球及人類,兩者都不靠譜,甚至連科普片都不是。如果按自然辯證法分析,整個宇宙及各個各自獨立存在的天體(星球),它們之間都是各自透過本身的磁場,互相吸引和排析而存在和執行。由於它們磁場的大小和質的差別,有些成為恆星,有些成為行星,有些可以發光,有此則只能受光。由於距離的差別,有些星球受光強些,溫度高些。有些受光則弱些,溫度相對要低些。有些有大氣保護,溫度也會低些。有些能自轉,溫度分佈均衡也會低些。真正存在象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則少之又少,起碼目前還沒有發現第二個。

    如果太陽毀滅了或者發生大爆炸而影響到人類生存,那也是60億年以後的事。如果人類要避開太陽帶來的災難而選擇《流浪地球》,試問你選擇什麼工具流浪?利用地球嗎,用什麼做發動機?用什麼做動力資源?石油,煤氣,海底冰,核能?或許還有月球上的氦3?所有這些能源都不夠地球人使用100年呢。再說,地球上再加上月球上所有的能源用在地球發動機上,所產生的動力能也不可駕馭地球做流浪星球,更何況到幾十億年後,人類究竟發展變化到什麼程度也是個未知數,因為目前的人類機器人發展速度很快,很可能在百年前後,所有人工操作的工作,都將被機器人取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不想找物件是因為初戀還沒結婚,總感覺還有希望的!請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