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風吹8134567

    哪裡有臉回去呢?3000子弟兵都死光了,他能獨活嗎?從霸王一下到逃犯,以他的性格肯定接受不了,即使回到江東,劉邦也定會趕盡殺絕,除非去無人區隱居起來,但那是不可能滴

  • 2 # 王安說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如下:

    一、和平和統一是天下大勢所趨,難以反轉。

    1、天下將息是大趨勢。“天下苦秦久矣”是秦末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隨即才有了項梁帶領的項羽、劉邦、張良等起義軍的存在,在反秦滅秦的大目標下,天下義軍和原六國後裔們才組成聯軍一舉擊敗秦軍而滅秦,隨著項羽自稱西楚霸王而大封十八路諸侯開始,天下百姓都期望和平和發展,但隨著諸侯之間分封不均而導致了齊地田榮田橫兄弟的起兵,緊接著劉邦的漢軍還定關中,又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相爭。

    2、項羽大勢已去。項羽在垓下被圍,面對層層被圍和四面楚歌,項羽能夠捨棄十萬大軍而選擇僅帶領800騎兵逃亡之路,正說明了他對大勢已去的判斷。天下苦於久戰的結果必然導致生靈塗炭,老百姓很難再支援戰爭,而希望儘快結束戰亂,需要和平和恢復生活。所以在公元前202年,劉邦的諸侯聯軍兵圍項羽於垓下時,其佔據的原秦國地盤除了西楚部分土地和南越(楚漢戰爭中均不受項羽和劉邦管轄)外,其餘土地均已納入劉邦之手,導致項羽東渡烏江後,其生存空間狹小,不足以支撐其再次發動和劉邦的戰爭。

    3、環境變了。項羽跟隨項梁起兵時,當時的環境是陳勝起義後,天下百姓紛紛響應而為了反秦和滅秦尚能夠團結在一起,同時由於項羽家族的楚國貴族身份也在短時間內招募了大量的軍隊,也獲得了老百姓的鼎力支援。而經歷三年滅秦和四年楚漢戰爭後,天下疲憊,且滅秦的目標已經不存在了,更需要的是和平,所以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項羽很難再有合適且有力的理由重整旗鼓發動戰爭。

    二、缺乏成熟的政治觀和格局。

    項羽能征慣戰,帶兵打仗是他的專長,但他的政治能力確實很差。即便是他東渡烏江進入楚地,僅憑他的政治能力很難拿的出說服楚地人民再次起兵的政治觀點,特別是項羽短淺的政治格侷促使他曾經派人殺害了義帝楚懷王,此舉為他在楚地百姓心目中減分不少,沒有了政治背書,當年讓楚地百姓引以為豪的霸王實際上成了一個只識武力的莽夫。

    三、武功雖強,人心盡失,招兵難。

    作為軍事將領,項羽毫無疑問是稱職的,但短淺政治眼光的項羽在滅秦和楚漢戰爭中犯了眾多錯誤中,最得罪天下人就是嗜殺,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共有六次屠城記錄,而這些殺戮全部是項羽戰勝後的屠城和殺降,這幾次大屠殺,讓項羽盡失天下民心,早已失去了和劉邦爭奪天下的民心資本,更談不上招兵買馬,此時的項羽何以得到百姓的支援。

    四、人才盡失,單槍匹馬難成事。

    項羽麾下謀臣武將眾多,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幾位如下表中所示,都是能夠主宰楚漢戰爭走向的人物,但多數因為項羽剛愎自用的性格、殘暴的做法以及獎懲不公的原因導致投靠劉邦,或者離開項羽遠走高飛,或被漢軍所殺,這些人才的流失使得項羽實力大減,單槍匹馬的項羽很難再起事,且作為勝利一方的劉邦也很容易吸引到天下更多的人才為其效力,而項羽確實也失去了吸引人才的能量。

    五、性格決定命運。

    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少年得志,27歲即當天下霸主,一路走來順利至致,導致他內外失聰,“內無自知之明,外無逆耳之言”。過度自信的他甚至氣走了唯一的謀臣范增,僅憑自己喜好決策才導致的最終兵敗。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確實很難改變,即便是他東渡烏江,因為人生的重大打擊而做出性格調整,但畢竟只能是一時的改變,作為貴族出身和當年輝煌的他,很難徹底改變他的剛愎自用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歷史之所以公平和客觀,就是因為歷史的潮流沒有誰能夠隨意改變。項羽一生經歷了先揚後抑的跌宕起伏,這個結局對於項羽個人來說是悲劇的,對於歷史也是個悲劇,但其在反秦滅秦中的功績值得後人肯定,他在楚漢戰爭中的錯誤教訓值得我們汲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解決招聘不到銷售人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