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INC愛恩希國際神經學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神經母細胞瘤約佔6-10%的兒童腫瘤,15%的兒童腫瘤死亡率。對於4歲以下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為10;對於4-9歲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為4例。神經母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可以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任意神經脊部位。其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腎上腺,但也可以發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目前已知有少數幾種人類腫瘤,可自發性地從未分化的惡性腫瘤退變為完全良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就屬於其中之一。

    膠質母細胞瘤術前術後對比一例

    患者:李某,女

    臨床診斷:1.右頂枕、右丘腦及中腦室管膜瘤。

    2.梗阻性腦積水,左側腦室外引流術後。

    3.繼發性癲癇持續發作(淺昏迷)。

    手術醫生:德國INI著名的神經外科教授Bertalanffy教授

    病史:2016年9月因突發右側肢體乏力,於北京行MR檢查,發現右頂枕、右側丘腦、右側中腦佔位,考慮室管膜瘤可能。病情迅速進展,至9月底患者右側肢體乏力明顯,並無法行走,站立困難。繼而癲癇反覆發作,之後反應遲鈍,2016年9月29日包機前往美國MD安德森醫院,發現患者已明顯梗阻性腦積水,予行腦室外引流術,考慮無法切除腫瘤,建議患者放棄治療。患者迅速進入昏迷狀態,持續住重症ICU病房。右側丘腦和中腦的腫瘤位置深,周圍結構複雜,手術風險高,國內目前對於這類腫瘤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一般多采取保守治療,這樣對於膠質母細胞瘤這種惡性程度極高,發展迅速的腫瘤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冒著極大風險實施手術容易造成很多昏迷、癱瘓等嚴重的併發症,術後生存時間不長、生活質量不高,容易復發。

    體徵:明顯嗜睡狀,左肢體腱反射亢進,左側肢體肌力2級。對答欠切題。

    2016年10月8日,患者包機至德國(INI Hannover)。10月10日Bertalanffy教授給予行腫瘤切除術。

    術前影像:(2016.10.10)MRI:右側丘腦、右側中腦、右頂枕腫瘤佔位,邊界欠清晰,周圍腦組織水腫明顯,大腦中線向左側偏移明顯。

    手術過程:2016.10.10術中磁共振手術室,患者俯臥位,取右側枕頂骨瓣,導航引導下切除右枕頂皮層下腫瘤,並進入深部切除右側丘腦及中腦腫瘤。術中功能磁共振複查,腫瘤全切除。2016.10.16拔除腦室外引流管(美國MD安德森醫院留置)。患者無顱高壓症狀,無再發腦積水,無再發癲癇。

    術後影像:(2016.10.15)MRI:右側丘腦、右側中腦、右頂枕腫瘤佔位全切除,中線偏移有好轉。

    術後情況:術後第一天患者清醒,可用英語正常對答(患者早年留學美國)。術後ICU觀察二天,術後一週可家屬兩人摻扶下床進行康復鍛鍊。術後一個月,自行步行出院,左側肢體肌力5-級,左下肢仍可見跛行狀,左上肢精細活動仍較差,但已可持筷夾取食物。未再有癲癇發作。

    總結:膠質母細胞瘤約佔膠質瘤的20%,為膠質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多數生長於成人的大腦半球,已額、頂、顳葉為多。這例患者膠質瘤的位置位於右側頂枕葉、右側丘腦並向下累及中腦。腫瘤壓迫正常腦實質,造成了患者腦實質中線結構的偏移。大腦皮層是分佈著我們的人體的聽、說、讀、寫、記憶、感情等重要功能區,丘腦也是體溫、內分泌、呼吸調節等重要中樞。在手術過程中能否較好的保護這些正常的腦組織結構,對術後的預後和恢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例由德國INI著名教授巴特朗斐教授操刀的膠質母細胞腫瘤,憑藉著巧奪天工的手法和豐富腫瘤切除經驗為患者實施了完美的腫瘤全切術,尤其是瘤體的完美切除以及正常丘腦和中腦的完整保護,對預防後期腫瘤的復發以及功能的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也展示了教授本人大師級的風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還看好黃金後市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