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4歲,不管什麼時候睡,早上六點準醒。可我和孩子他媽10點才上班,我們想多睡會兒,那孩子怎麼辦。只能玩手機。崩潰啊!
3
回覆列表
  • 1 # 菈媽親子

    醒來後玩手機已經成為了孩子的一個習慣了,想要改變可能沒那麼容易。不過,孩子這麼小就養成玩手機的習慣,確實很不好,必須要提早改正過來。

    這個時候不妨另外培養一個好習慣來代替玩手機,但是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可能需要暫時犧牲爸爸或者是媽媽一方的休息時間。

    比如,首先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多讀讀繪本,讓孩子對繪本感興趣。然後,在孩子的床邊多放一些他感興趣的書。這樣,孩子一覺醒過來,可能還惦記著頭天晚上講的故事,就會忍不住再去翻書看。

    我家孩子有段時間每天也起得很早,我們就在床邊會放一些他喜歡的書或者是玩具,他醒過來之後,通常都會很安靜地看書或者是玩玩具,不會打擾我們休息。

    其次,要給孩子灌輸,不要打擾大人休息的好習慣。平時有家人在休息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示意,要輕聲說話,不能太吵鬧,不能打擾別人休息,這樣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約束自己。4歲的孩子能聽懂道理了,所以平時要多灌輸一些這樣的思想,相信孩子應該也能做到。

    最後,拒絕孩子玩手機的要求。孩子養成了習慣,每天醒過來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找大人要手機,這個時候一定要拒絕,不管孩子怎麼哭鬧。一旦你妥協了一次,那麼以後就沒有辦法再拒絕了。所以如果真的想糾正孩子這個壞習慣,那父母的態度一定要堅定。

  • 2 # 傑哥ace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我家小孩也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手機了。

    記得是從13年開始,還沒到三歲,就開始用手機來玩湯姆貓。看動畫片,當時覺得沒什麼,只要不哭不鬧就好了。

    到三歲多就開始會自己玩些跑酷遊戲了,還是放任不管。什麼樣玩的姿勢都有躺著玩,趴著玩。怎麼樣舒服就怎麼玩。

    結果去幼兒園第一個學期都不怎麼和老師交流。因為玩太多手機,說話功能都沒鍛煉出來。對話比較差的。專注力也不夠,玩手機就能定定,一不玩手機就,東搗蛋西搗亂的。說是多動症嘛又不像。一手有機就能安靜。估計是得了手機依賴症。

    後來多買點他喜歡玩的玩具,比如樂高積木。有創造性的玩具。還有就是大人儘量少玩手機。小孩看到大人玩了,他也會想著現,要做到言傳身教。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是教不好孩子的。

  • 3 # 讀書不長智商但長見識

    辦法就一個:打!捨不得打孩子就抽自己大嘴巴吧~當著孩子的面狠狠抽自己,這父母做得也太失敗了,這樣下去孩子只能是廢了

  • 4 # 顏一回

    昨天爬山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現階段問題兒童問題少年層出不窮?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很多的父母、爺爺奶奶沒有育兒正確理念和方法。對待嬰幼兒的哭、吃、睡、發燒、手機、電視,再大一點的穿衣、洗臉、刷牙、勞動、體育鍛煉、興趣班學習、培優等都是問題開啟方式。

    1小孩一哭大人就哄,養成小孩達不到目的就哭耍賴,2擔心沒吃好大人喂,甚至到處追著吃,更有糊塗的奶奶媽媽邊放電視或手機影片邊喂,3從剛出生就經常抱,小孩該爬該走還在抱,4不給看手機就鬧,逐漸發展成不給手機不讓看電視和你"拼命”,5應該自己做的事不做大人包攬,應該各年齡探索的事大人都限制阻止,6不勞動不體育鍛煉,小孩的生活架構常識架構認知架構缺陷,7報一大串興趣班,每一個興趣班大人小孩都沒做好心理準備狀態準備,還養成一堆壞習慣壞毛病…更有大人格問題人品問題傳給兒孫,想想擔憂啊

    我在想家庭在幼兒興趣班,少兒培優班花費過多的財力精力,真不如把功夫前移,培養兒女的良好習慣,從嬰幼開始在生活習慣、大人小孩相互關、小孩的自身探索成長上塑造成一個"骨骼清奇"的好胚子更加有效。我在想社會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在興趣班和課外培訓上;每年社會在新增巨量的問題兒童問題少年問題學生問題青春(家庭病了社會病了,這些可憐的娃是無能為力改變的,能自身修養又有貴人相助改變的萬里挑一),國家衛計委教委為什麼不能在嬰兒出生時提供幫助和引導(特別是在廣大鄉鎮),教年輕的父母文化素養不高的爺爺奶奶正確帶孩子;在少兒少年期予以幫助和引導。

    我在想如何推動這個事,能找教育主管部門推動?政協教育組別委員推動?人大教育組別推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如何開好自動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