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49906227255

    這個問題可以和“耳(而止切)、二(而至切)、兒(如支切)為什麼現在都念er“一併回答。

    現在的捲舌音:支zhi、吃chi、詩shi,拼音系統的標記方法是不準確的,真實的韻母都是e,古音是這樣,現代還是這樣。這牽涉到漢字的發音體系,漢字的聲母是有粗細之分的,這幾個字都是細聲母,音節的正確表達是;

    支/汁 zh(y)e

    吃/齒 ch(y)e

    詩/事 sh(y)e

    y我是借用拼音聲母y(乙)表達,不是夾在中間的介音,而是聲母發音時的高舌位狀態,高本漢用j表達、稱為聲母的軟化(硬聲母就是單純的聲母),拼音系統稱之為介音i(比如天tian、連lian等等),近現代錯將之歸於韻母特性,實際上是跟著聲母走的,不同的聲母會有不同的變體。之所以似乎聽不出來e,是因為y在這幾個聲母的變體中拉得很長,但最後的最後,一定會有個e韻母,哪怕再短,否則就是嘶擦聲,不成音節、不成韻,我們可以自己反覆發這幾個音仔細體會。

    拼音系統之所以不用zhie/chie/shie表達,是因為拼音系統的設計中,zh/ch/sh/r是不分聲母粗細的,也就是對傳統漢字發音系統的簡化。在崑劇等傳統戲曲中,古音仍然延續,真(真實聽感zhin,實際上是zh(y)en),陳chin,人rin等等,這幾個聲母仍然分粗細。

    接下來兒化就很簡單了:捲舌的zh、ch、sh和r的舌位幾乎一模一樣,與r的區別只是塞不塞、振動聲帶的時間先後,在zh/ch/sh/r(y)e發音的最後階段,聲帶已經開始振動,這幾個音節在這個最後時段的口腔架構是一樣的,如果這時不收聲、依然延續聲母的舌位且聲帶依然在振動,就等於接著發r音。

    這就是兒化音的全部由來。一切都是出乎自然。說滿人帶來的兒化音,是因為滿人髮捲舌音比傳統的舌上音知徹澄位置更靠後,也就是更卷,也就更容易發出er來。真實情況不見得是滿人的發明。

    當然,e的舌位很重要,不高不低正好容易接上r,換個韻母就難,其實子z(y)e、詞c(y)e、絲s(y)e也很容易兒化。

    而、兒、二/r(y)e 的聲母是r,古音音效和“日”一樣,很悶,兒化之後很響亮,可能是這幾個常用字最後取er讀音的原因吧。方言中“兒、二”有念成ng(y)e、n(y)e的,結構一樣,只是用其他聲母代替了r。

    國際音標的目的是為了對應儘可能多的發音,避免沒有辦法描述某些音素而難以研究。但是拼音已經夠用來表達所有的古今漢語通語的基本音素和音系了,更為大家理解、更準確易用,只是對漢字音系的表達略有欠缺,修正下就很好用了。萬獻初的《音韻學要略》也提到,可以用拼音來表達、研究漢語。其實音素符號不是關鍵,關鍵是找到真正的漢字發音體系,從而提綱挈領、舉一反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王太子為何稱“威爾士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