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桑園小鎮

    現在過年走親戚,也是看人下菜碟,重要的親戚禮物有份量,一般的親戚,就

    買的簡單了,一箱手提餅乾或一箱飲料打發了,我的一個親戚,過年收了好多箱餅乾,聽說氣的他把那餅乾都扔了。

  • 2 # 古冰

    每年的春節總是大同小異,走親訪友。走親是無奈,對親戚長輩一年一次禮節性的拜訪;訪友是有心,同學、朋友各自東西,春節就可一起嘮嗑。而相同的內容便是吃吃喝喝。生活平淡無奇,沒有那麼多的驚喜,所以難忘的經歷是沒有的。其實,每年能見到該見、想見的人,平安平靜就好。每天能將自己的日子,過得平淡平常就好。平凡的生命,平和的歲月,如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

  • 3 # 青青竹葉青

    在我們家,一年又一年,相傳著這樣一件陳年往事:

    有一年過春節走親戚,老爸騎著輛二八腳踏車,有橫樑的那種,前面坐著老哥,後面一邊綁著給親戚帶的禮,另一面坐著老媽抱著我。就這樣,一陣風走在略微有些崎嶇的路上,引得旁觀者無數,有人感嘆,這一家是要耍雜技嗎?

    當然,對於這些,我是沒什麼印象的。在我三歲時,有了妹妹,等於家裡五口人了,一輛腳踏車自然是不夠用了,如果可以,那是真的在耍雜技了,不可想象。

    對於走親戚,我印象深刻的,是收壓歲錢。有次去姨姥姥家,她老人家年齡大了,怕算錯了小孩子,就在門口,有個小孩子經過,就發一次,而我無意很短的時間,從那裡走了兩次,自然收了兩次壓歲錢。雖然只幾毛錢,對,你沒看錯,就是幾毛錢,也讓我高興了很久。後來,老媽知道了,又不動聲色還了回去。

    等越長越大,走親戚慢慢成了春節裡的一件很讓人尷尬的事,本來很久不見的親戚,在節日裡,大家見上一次,相互聊聊一年的得與失,也是很有意思的,只是可惜,人情,讓走親戚慢慢失了人情味,成了程式,如走過場,匆匆忙忙寒暄著,三兩句話後又是來年的繼續。

    有個朋友說,他倒是挺喜歡春節時和親戚朋友們聚聚的,相互聊聊,加深了感情,又可以互通有無,只是說這話時,他還未成家,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不知道現在他什麼看法了,可有改變?

  • 4 # 懶得看人間

    過年走親戚,平時各忙各的,但每年春節都會聚一次。要的就是熱鬧。但每年都聚的,只是我們父母的兄弟姐妹和他們的子女們。就這,還聚不過來呢。

    至於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哎,還真沒有。只能說,春節特忙,比平時要忙。於自己來說,總結一下今年,計劃一下來年,也算是個換檔時刻吧。

  • 5 # 流雲隨風

    小時候,家裡很窮,幾乎沒有親戚走。到了正月初二,我們就去姥姥家拜年。

    姥姥家離我們家三十多公里,我們早上早早起床,步行兩公里到汽車站坐客車。我只用買半票,弟弟不用買票。一路上汽車走走停停,不斷的有人上車下車。大約一個多小時才到姥姥家所在的地方,下了車還要走一公里才能到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爸爸就領著我和弟弟,給姥姥姥爺磕頭,媽媽是不用磕的,因為媽媽是姥姥的閨女。那時,姥姥五十多歲,黑黑的頭髮,垂到耳朵下面,臉上佈滿慈祥的笑容。她攙起我和弟弟,給我們拿出許多好吃的,有紅棗,棒花兒(爆米花,自己在在大鍋裡用沙土炒的),還有燎豆(就是在大鍋裡炒的黃豆,這個不用沙土)。我最愛吃的就是蘸糖(是老姥爺自己熬製的一種糖,老姥爺是換破爛的,用兩根高粱杆在盆裡蘸一蘸,我們拿著高粱杆舔著吃)。

    吃過飯,我就和小舅出去玩,小舅比我小四個月,不過他得讓著我。姥姥家是個大家族,在所有的兄弟中,我姥爺最大,他有好幾個堂弟,都不如我媽媽大。在姥姥家,有許多和我一樣大的小夥伴,我都得叫姨姨,舅舅。我們在一起捉迷藏,藏到牛欄裡,藏到茅房裡,藏到柴房裡。到餓了的時候,我就說不上到誰家去吃飯,他們都往家裡叫我,到了他們家,我就管和我爸媽差不多年紀的人叫姥爺姥姥。

    我們會在姥姥家住上好幾天,每天爸爸媽媽都被別人叫去吃飯,他們都是媽媽的叔叔嬸嬸們,他們都很喜歡我爸爸,他們熱情地叫著我爸爸的小名,他們有的人年紀還不如我爸爸大。我爸總是很甜地叫他們叔叔嬸嬸。

    小時候過年,我只記得去姥姥家拜年。所有的親戚,只有姥姥家不嫌棄我們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考生怎樣在考前突擊文化課,有什麼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