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花精靈
-
2 # 蜂部落
蜜蜂長巢蟲一般都是中蜂長,意蜂長巢蟲的可能性不大,這主要與中蜂的習性有關,中蜂有喜新厭舊的習慣,就是喜歡新的巢脾,討厭舊的巢脾,同時中蜂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清巢能力差,所以中蜂容易出現巢蟲現象。
中蜂長巢蟲主要是因為蜂箱中的舊脾太多,中蜂為了與巢蟲對抗,往往會咬掉那些舊脾,重新建造新的巢脾,於是出現了蜂箱底部有大量的舊脾蠟屑堆積的現象,而這些蠟屑往往成為巢蟲滋生的溫床,如果養蜂人不打掃,巢蟲嚴重了就會上脾危害,在蜂脾上打隧道,殘害蜜蜂幼蟲,使得蜂群中出現白頭蛹現象。
所以我們在飼養蜜蜂的時候要做好下面幾點,一般可以輕鬆避免巢蟲危害:
第一:飼養強群,強群的清巢能力強,簡單的巢蟲對強群構不成威脅。
第二:勤打掃,定期將分享底部的蠟屑清理掉,讓巢蟲在蜂箱中沒有滋生的環境。
第三:勤換脾,透過勤換巢脾的方式,至少一年更換一次,保證蜂箱中的巢脾一直都是新鮮的,這樣減少了蜜蜂咬脾,也減少了蜂箱底部蠟屑的堆積,巢蟲自然減少。
第四:透過定期懸掛巢蟲青木片,巢蟲請木片對於巢蟲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在非生產期對蜂箱中進行懸掛,減少巢蟲的發生。那麼如果出現了巢蟲該怎麼處理呢?我們將巢蟲侵害分為三步。
第一步:單張蜂脾被汙染,這種可以透過使用鑷子找到巢蟲,挑出來弄死解決,也可以透過將整張巢脾在太陽底下暴曬,時間不宜過長,對幼蟲也有危害,發現巢蟲出來就弄死。
第二步:少數巢脾比較嚴重。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更換被汙染的巢脾,然後加強飼料餵養,同時養成勤打掃,勤換脾,養強群的習慣來解決。
第三步:非常嚴重,全群中招。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更換所有巢脾和蜂箱,同時加強餵養,對於更換出來的巢脾可以化蠟,蜂群全部使用藥物浸泡後洗乾淨曬乾備用,對於蜂箱可以使用火焰槍噴燒後備用。
蜜蜂巢容易生巢蟲,多是蜂群用脾太多,蜂稀疏所致。
這個巢蟲是一種蠟蛾產子孵化出的幼蟲,蠟蛾是外面的一種夜行飛蛾,在晚上偷偷鑽入蜂箱產卵。或者透過蜂箱縫隙把卵產在縫隙裡,這些卵孵化成幼蟲再爬入蜂巢裡。蠟蛾必須在蜂箱外面交尾才能產子,所以阻止蠟蛾進入蜂箱也是防止巢蟲的重要手段。
蠟蛾與普通飛蛾一樣,喜歡光,夜間活動。交尾後會千方百計尋找可以產卵的地方。蜂蠟是蠟蛾幼蟲喜歡吃的,蠟蛾對蜂巢氣味就會水分敏感,會透過氣味尋找蜂巢。蠟蛾喜歡光,會追隨蜂場的光而來。產子完成的蠟蛾會馬上離開,只是因為都是在夜間活動我們沒有發現蠟蛾的存在。
產下的卵哪怕在蜂箱縫隙裡,孵化出來也會知道鑽入蜂巢的,先是在蜂箱底的蠟屑垃圾裡隱身,吃蜂蠟。長大點後就爬到蜂巢裡來,繼續啃食蜂巢,而且會咬到蜂房裡啃食幼蟲和蜂蛹。
如果蜂群強盛,這些侵入蜂巢的巢蟲會被工蜂清理乾淨,不會造成危害。如果蜂太稀疏了,不能及時清理幼小的巢蟲,等巢蟲長大就難以清理了。所以強群不會發生巢蟲害,弱群蜂稀疏的就容易發生巢蟲害了。
知道了巢蟲害發生的原因,我們就明白防止方法了。
一,蜂群一定蜂脾相稱,保持密集,這樣工蜂才能及時清理幼小的巢蟲。
二,蜂箱不能有破洞縫隙,巢門別開大了。這樣蠟蛾就不能把卵產入蜂箱。
三,要及時清理蜂箱底部的垃圾蠟屑,使巢蟲卵及幼蟲沒有隱身之地。蜂巢脾要勤換,因為侵入蜂巢的蠟蛾會把大量的卵產在蜂巢脾裡,等待時機孵化。巢蟲會在不利的時候延遲孵化,如果時機成熟都一起孵化蜂群就難以控制了。
四,蜂場晚上一定不要有燈光,燈光會引來遠處的蠟蛾,蜂群會招架不住。進入蜂巢產卵的蠟蛾,留下的卵是驚人的,孵化出來工蜂難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