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我說

    首先明確我的觀點:不是應該,是必須。初中畢業的孩子十四五歲,眼前也就是三條路可走,一是上高中,二是上中職,三是在社會上游蕩。其實這樣的年齡放在社會上任何地方都是危險的,最好的地方還是校園。

    一、上高中不是學習生涯的唯一

    現階段所有學生都將上高中考大學作為人生的唯一出路,如果沒有走這條路,似乎人生就塌陷了,徹底玩完了。所以就出現了有人發出考不上高中該怎麼辦的疑慮。

    國家利用中招考試進行人才分流,這是大勢所趨。前些年所有人都擠破頭上大學,造成大量重文憑輕技術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企業卻招不到人的怪現象,已經讓國家意識到了高中上大學這一條路太窄了,適應不了新時期多層次人才需求,需要擴充套件新路,所以才開始實施中招分流政策。

    沒有考上高中,說明自己本身並不適合參加文化課這場競賽,不妨換個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其實一樣成才。

    二、初中直接就業不現實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中專也學不了什麼,不如去找個師傅學個技術。我只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是太天真了。初中畢業生16歲都不到,到任何一家企業都屬於童工,沒人敢要。最後只能去親戚朋友家的小作坊幫幫忙,要知道越是有關係的小作坊,越是混日子。跟著師傅學修車,你不懂機械原理,不懂工藝原理,看著師傅操作也是一臉懵,想偷師?想多了。師傅安排最多的工作就是打雜。

    我經常跟我的學生們說,你們就業時為什麼比社會上招的普工工資高,你們比他們技術好麼,比他們能吃苦麼。都不是。你們的優勢就是潛力。同樣的工作,你能知道大概原理,知道流程,師傅一句話你能理解三分,這就會讓師傅刮目相看,這就是潛力,讓師父覺得你有培養的潛力,有培養的價值,這就是有沒有學過的根本區別。

    所以說,千萬別再說上中專不如出去學技術的傻話了,最終結果多半都是幹不了幾天回家了,天天在家抱著手機,父母煩得要死,自己也鬱悶得夠嗆。

    三、上中職,不是死路一條,這是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

    雖然外界對中職詬病頗多,但是我覺得那是他們沒有見到真正的優質中專。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能因為別人的妄言就動搖了自己的信念。

    在中職你能得到什麼?

    1.全新的學習體驗,文化課是基礎但不是全部,專業課才是核心。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再是教室滿堂灌,多種多樣的實訓課程一定讓你大開眼界。2.成績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中職學校成績不再像初高中那樣唯一了,你的動手能力強,技能大賽上可以一展風采,如果能在全國甚至世界技能大賽獲獎,你的未來不是夢;你有才藝特長,素質能力大賽,傳統文化大賽都有你展示的平臺。在中專,真的可以說是素質教育,只要你想展示,只要是你想改變,有的是機會。3.高職單招、對口升學,讓你上大學不再遙遠。上中職就徹底與大學無緣了麼?非也。國家已經打通了中職、高職、本科的升學通道,只要想學,甚至研究生也不是問題。其實上中專也是上大學的一條捷徑,透過中專考大學,考試內容相對簡單,競爭對手相對較弱,比起在比較差的高中拼本科,在中專機率更大。

    面對中招分流,不用太沮喪,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覺得初三學生還是要努力學習,別人為了好高中而努力,你是為了好中專而努力。記好了,越是好東西,爭的人越多,自己也越要努力爭取。只要中招有了好成績,你的選擇權就越大,只要中招有了好成績,你的未來才越有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波士頓動力於2019年9月24日展示的Atlas機器人跳體操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