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科技的風箏

    網際網路金融的數字化。馬雲認為,網際網路金包括了以資料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以資料為基礎的風控體系,它需要有強大的資料。實體經濟、現代服務業離不開數字經濟、虛擬經濟,現代服務業與數字經濟是水乳交融的。網際網路金融的普惠性。網際網路金融基於資料,我們都是資料的集合體,由於資料,網際網路金融面向個體跨越了地域、性別、行業、年齡的差異。所以,網際網路金融具有普惠性,幾百元都可以解除,傳統銀行是難以做到的。特別是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了更多的中小企業,比如螞蟻金服,在很多小的、個人的企業最缺錢的時期,幫助其生存發展。小微企業對我們國家社會經濟貢獻很大,關鍵時候“送上馬、扶一程”,也有助於就業與穩定,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做的是“積德行善”的事。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控制。網際網路金融背後的技術是資料積累+AI智慧風控,所以馬雲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效率很高,並沒有那麼大的風險。AI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規避不了金融產品的風險,但是運用資料預判、消除風險,已經讓很多人受益,比如餘額寶、支付寶等。但是,我對馬雲把“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網際網路金融”有點質疑,誠然,網際網路金融升溫,導致線下部分非法集資、傳銷等騙局轉到了線上,打著金融的旗號騙人,比如被定性為非法集資的e租寶,不能簡單地把所有的鍋都讓P2P來背,還是應該將P2P與打著網際網路金融旗號的非法經營加以區分。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2 # MR瑞

    的確,如果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網際網路金融這個問題,網際網路金融的確是這個時代的創舉。網際網路金融則和傳統金融最大的區別是:網際網路金融能夠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和普通的個人消費者更容易獲得金融服務,它就像滴灌技術一樣,能幫助很多個人、小企業生存和成長。

    當時馬雲也的確沒有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幌子,實則搞非法集資非法放貸的P2P機構。

    按照馬雲的說法,金融就好比人體組成的血管,而資金就是血管裡的血液。線下銀行金融機構就是主要血管,而網際網路金融就是周邊的小血管甚至毛細血管。這個形容是很貼切的。對於大多數人包括中小企業,要享受到銀行的融資貸款服務是相對比較難的,特別是消費金融服務。所以有了網際網路金融以後,大部分人和中小企業無論是消費還是融資,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金融獲得金融服務。而且在看到網際網路金融所帶來的巨大行業紅利的時候,銀行也開始參與其中。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其實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網際網路金融所帶來的社會價值。因為無論是銀行線下金融還是網際網路金融,對於整個社會群體構架鏈條包括個人和企業是無法絕對完全覆蓋的,畢竟按照馬雲的說法,網際網路金融雖然有別於銀行,但是在本質上對於提供金融服務的個人和企業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因此就出現了P2P,而P2P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通能過吸納外部個人企業資金,然後將這些資金用於放貸,所賺取的利息一部分按照投資回報率返給P2P投資人,一部分作為P2P平臺的利潤所得。

    而且P2P對於提供金融 服務物件的個人和企業要求相對較低,風控能力差。隨著這兩年網際網路金融P2P金融蔓延式毫無節制的發展,平臺壞賬率增高,投資者拿不回本金,平臺頻繁暴雷的事情屢屢發生。這都是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亂象。

    同時,網際網路金融不僅帶來的是P2P亂象,還有網貸市場的亂象,由於之前的監管缺失,很多透過網際網路渠道,向很多個人發放高利息,超利息借款。同時伴隨著一系列不文明的催收現象。然很多借款人苦不堪言,深陷債務深淵無法自拔。

    所以,我不否認網際網路金融的確重新改變了這個時代的金融格局。但是其毫無節制,沒有有效監管的發展,變相的發展,其實對於當前社會並不有利。現在一大部分年輕人,因為高額負債把自己搞的苦不堪言,這其中,網貸負債是首當其衝,而網貸就是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結果。

    同時,我看到馬雲還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低,效率高,但是看看今年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現狀,風險低嗎。7月網貸平臺壞賬率大面積上升,8月信用卡逾期率也居高不下,請問馬雲,依託於支付寶大資料的螞蟻金服,針對日益增高的壞賬率,有沒有強烈恐慌感呢。所以就不要再為網際網路金融背什麼書了。先沉澱下來,想想網際網路金融在如此情況下,真的還有發展的空間和必要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藏線什麼時間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