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學堂

    一是苦澀的一代,苦澀是他們經歷過棍棒教育,在家庭中小時候經歷過父母的棍棒教育成長起來的,但未被打垮的一代。

    二是經歷過計劃生育最嚴時期的一代,對於計劃初期和最嚴時期,記得那個時候,計劃生育的領導幹部每個月都要到超生孩子家裡,去要罰款。沒有要到,就得拿東西,如果不許拿,便搶東西,不算是什麼,都要拿,都要搶。如果都沒有,只得拆房子了。把房子拆個底朝天,以致於沒房子住。在這裡有人說,重建呀,我告訴你,剛重建好房子,又來拆房子了。凡正折騰孩子多的人戶家。以致於現在受當時影響,80後的一部分人對生育問題都改變了。

    三是兩極分化的一代,80後的獨生子女是有部分在現在是富裕,因為未受計劃生育罰款的影響,致使發展中優越於受計劃生育罰款影響的多孩子家庭。之所以富裕,是因為本身獨身子女壓力就小,而且未遭受計劃生育罰款。或是少交罰款,這樣有長期的經濟積累,發展得非常好。

    而貧困的80後,那些受過罰款的家庭,淪落到貧困的邊緣,長期未享受到社會資源,如讀書等等。當他們長大以後,將奮鬥好些年才能與獨生子女一樣,或者還是落後於獨生子女。

    在讀書方面,80後一代經歷了從考試才能讀初中到義務教育九年制,以致於現在很大一部80後人還是小學文化,一部分80後人是初中文化。

    在工作方面,80後一代經歷了從有“鐵飯碗”到“鐵飯碗”取消的過程,明明可以學個專業來養家餬口,到來退休,鐵飯碗沒有了。而且工作難找了。

    在住房方面,80後一代經歷了從房價低廉到房價高昂的過程,明明可以修個房子或買個房子,卻偏偏遇到了高昂的房價,讓某些80後一部人無家可安。

  • 2 # 人比黃花瘦46

    80年代,那是一個騷動的歲月。一個改革開放剛剛開啟國門的年代。不安份的年輕人開始打扮起來,男女青年清一色的喇叭褲,高跟鞋,大街上偶爾走過前衛的湯發頭女孩,人們好奇的象是發現了外星人。前邊走過,後邊會有許多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80年代末,大街小巷播放著鄧麗君的路邊野花不要採,歌聲優揚,讓人如醉如痴。到了晚上,震耳欲朧的迪斯高舞曲在露天的空地上吸引著從三里五村過來的青年男女,他們顯得青春嫵媚,活力四射。一曲又一曲,從來不知疲倦。露天電影也是農民的最愛。小孩子們圍在電影機旁,看著膠片不停的轉動,他們的眼睛裡充滿了好奇。轉眼之間,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成了永久的回憶。那個時候,誰家的臺黑白電視機,每到晚上,人們會不約而同的圍在電視機旁,就連廣告也會看的津津有味。這些已成了經典,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真誠,是信任。可惜,那個值得讓我們留戀,讓我們回味的時代已一去不回。再過20年,我們再相會,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感人故事。也不知道會有多少讓人一輩子難忘的事情發生?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當你也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重溫一下過去,你才會不留遺憾。

  • 3 # 林林媽媽

    2019年到來了,再也沒有20多歲的80後了,如何評價這特殊的一代?

    第一,獨 生子女。這一代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農村及違 反計劃生育者除外)他們享受到的寵 愛比較多,因此也就有了啃 老 族。

    第二,留 守兒童。這一代孩子的童年正好是改革開放的初期,有一些農村夫婦走出農門到城市創業,因此便開始有了留 守兒童。

    第三,大學擴招。這代人上大學趕上了擴招,所以大部分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當然也有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的)

    第四,自主創業。這代人大學畢業趕上了不包分配,除了極個別的專業包分配外,大部分都是自謀職業,因此便開始推動了考研潮。

    第五,二胎開放。只要自己願意,這代人大部分都有了二胎。

    第六,贍 養負擔重。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那麼大部分人至少要贍養四個老人。可能現在父母六十歲左右,還感覺不出來,下去十年甚至二十年就比較明顯了。

    總之,這一代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一代,目前他們普遍成為各行各業的中間力量,也是家裡的頂樑柱,當然也有一些啃 老族。儘管他們經濟上比較寬裕,但是各種壓力相對比較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耐克的zoom氣墊到底是什麼高科技?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