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犬分為三種,一種是守犬,負責守衛家宅田舍;第二種是田犬,田獵所用,也被稱作獵犬;第三種是食犬,其肉供廚房做菜使用,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肉狗。前兩種犬因為主人時常呼喚,一般都有名字,後一種是養肥了就吃,所以沒有名字。出門牽狗用的繩子則是“緤”。
古人的食譜裡確實有狗肉。北宋《證類本草》裡有一肥狗肉加入米、鹽、豉等材料煮粥的方子。也用狗的肝入粥,就著蒜,蘸椒、蔥、鹽、醬等調料食用的方子,蒸狗肉也被認為有藥用價值。元雜劇中有宰殺狗後賣狗肉的攤販。有自家養肉狗售賣的正經營生,也有偷其它人家的狗來宰殺的街頭無賴。明末馮夢龍 《喻世明言》就有這樣的情節,不僅狗是偷別人家的,連宰殺販賣的工具——盤子、架子和砧刀都是從別人家借的,自己只出了個宰殺煮熟的力氣。
古代有不少人用狗來看家護院,對主人很和善,對外人則不免兇猛。因此如果鄰居有惡犬,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不僅吠叫聲擾人清夢,而且還有被咬傷的危險。宋代《夷堅志全集》中記有不少奇聞異事,其中一則叫做《鄒家犬》,鄒家豢養的狗則極為馴順,每次主人回家,不論遠近都會趕去,搖著尾巴活蹦亂跳的迎接主人。後來經過僧人的解釋,才知道這隻狗本是鄒家主人的父親,因留戀兒女,不肯離開。
《清稗類鈔》裡曾經提到,內蒙的狗體型像牛犢一樣大,生性兇猛,白天用鐵鏈栓起來,晚上放開看守門戶,可以威嚇盜賊。因為這樣的狗對於看守帳篷很重要,所以產生了牲畜貴於人,二三十頭羊不能換一隻狗的行為。如果客人到訪,也要先在遠處呼叫帳篷裡的主人來接引,避免被狗誤傷。
獵犬則不必多說,是外出狩獵的好幫手。身形矯健輕盈,奔跑速度快,能夠捕捉狐狸、兔子和老鼠等獵物,中國細犬就是很典型的獵犬品種。獵犬需要經過訓練,智商也要高一些,所以較之家犬價格更貴。故而古人有用野獸糞便改家犬為獵犬的方法。
不過,無論是獵犬、家犬還是食犬,都不能等同於現在的寵物狗。現代的寵物狗突出一個“寵”字,外表要好看,脾氣不能太差。以至於有的時候陌生人來了不僅不叫,還會熱情迎接,甚至帶著賊來個家中半日遊。清代接近寵物狗的品種有著名的京巴、京巴腿短臉扁,脾氣一般比較溫順,牙齒也不太鋒利,確實不太能指望它們看家護院,倒是非常適合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遛狗。(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古代犬分為三種,一種是守犬,負責守衛家宅田舍;第二種是田犬,田獵所用,也被稱作獵犬;第三種是食犬,其肉供廚房做菜使用,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肉狗。前兩種犬因為主人時常呼喚,一般都有名字,後一種是養肥了就吃,所以沒有名字。出門牽狗用的繩子則是“緤”。
古人的食譜裡確實有狗肉。北宋《證類本草》裡有一肥狗肉加入米、鹽、豉等材料煮粥的方子。也用狗的肝入粥,就著蒜,蘸椒、蔥、鹽、醬等調料食用的方子,蒸狗肉也被認為有藥用價值。元雜劇中有宰殺狗後賣狗肉的攤販。有自家養肉狗售賣的正經營生,也有偷其它人家的狗來宰殺的街頭無賴。明末馮夢龍 《喻世明言》就有這樣的情節,不僅狗是偷別人家的,連宰殺販賣的工具——盤子、架子和砧刀都是從別人家借的,自己只出了個宰殺煮熟的力氣。
古代有不少人用狗來看家護院,對主人很和善,對外人則不免兇猛。因此如果鄰居有惡犬,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不僅吠叫聲擾人清夢,而且還有被咬傷的危險。宋代《夷堅志全集》中記有不少奇聞異事,其中一則叫做《鄒家犬》,鄒家豢養的狗則極為馴順,每次主人回家,不論遠近都會趕去,搖著尾巴活蹦亂跳的迎接主人。後來經過僧人的解釋,才知道這隻狗本是鄒家主人的父親,因留戀兒女,不肯離開。
《清稗類鈔》裡曾經提到,內蒙的狗體型像牛犢一樣大,生性兇猛,白天用鐵鏈栓起來,晚上放開看守門戶,可以威嚇盜賊。因為這樣的狗對於看守帳篷很重要,所以產生了牲畜貴於人,二三十頭羊不能換一隻狗的行為。如果客人到訪,也要先在遠處呼叫帳篷裡的主人來接引,避免被狗誤傷。
獵犬則不必多說,是外出狩獵的好幫手。身形矯健輕盈,奔跑速度快,能夠捕捉狐狸、兔子和老鼠等獵物,中國細犬就是很典型的獵犬品種。獵犬需要經過訓練,智商也要高一些,所以較之家犬價格更貴。故而古人有用野獸糞便改家犬為獵犬的方法。
不過,無論是獵犬、家犬還是食犬,都不能等同於現在的寵物狗。現代的寵物狗突出一個“寵”字,外表要好看,脾氣不能太差。以至於有的時候陌生人來了不僅不叫,還會熱情迎接,甚至帶著賊來個家中半日遊。清代接近寵物狗的品種有著名的京巴、京巴腿短臉扁,脾氣一般比較溫順,牙齒也不太鋒利,確實不太能指望它們看家護院,倒是非常適合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遛狗。(圖片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