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極寄暢
-
2 # 中華少林內勁一指禪
謝謝邀請!我以前聽說過最高境界是“雀不飛”“凌空勁”。那會是在雜誌上看到的介紹。感覺到非常的神奇!直到後來看到了雷大師的“雀不飛”,閆大師的“凌空勁”我無語了!也許這就是太極拳圈子裡的“潛規則”吧!從太極健身方式來看,這項運動是介於武術和氣功之間的產物。從技擊方式來看是類似於擒拿和摔跤之間的產物。由於太極拳的盛行,練習太極拳的愛好者非常多,對太極拳的技擊能力深信不疑。傳說正統的嫡傳的非常能打!也聽聞很多愛好者花巨資要學正統嫡傳太極。後來出了徐某人出來打假,對這塊市場影響非常大。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讓很多太極愛好者重新清醒認識什麼是太極!
-
3 # 太極稱道
先來說說聽過的太極拳最高境界吧。所謂最高境界,很多人覺得不能言傳,其實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在王宗嶽《太極拳論》都寫的清清楚楚了。但凡影視、小說所能描繪的太極拳最高境界都不出這本不足千字的拳論。
寫這段其實有些心虛,因為具體的描述很容易又陷入當下的“太極風波”中,那些“風波”中的所謂“大師”表現的誇張而令人不齒,但是有些“動作”在史料中確實出現過。而這些史料的記載,不像當下有影片影像的紀錄,又會被拿來嘲弄,不過也沒什麼。題主既然這麼問,當然按著要求答。
【應手即撲】最早聽到這個故事是在武當山的道院裡,師父講到張三丰祖師夜夢玄帝授拳,一人敵一百人,犯者搭手就被打倒在地,這和電影電視裡的情節幾乎是一樣的,可以想象張三丰輾轉騰挪,不僅技巧嫻熟,而且內力、體能都相當厲害。聽起來有些誇張,不過師父順著這個典故講了金頂一個老道長【耄耋御眾】的故事,確實也有應手即撲的感覺。
【耄耋御眾】話說一眾毛賊欲在金頂行竊,天時已晚,只有老道長一人值夜,聞聲而戰,不費摧毀之力就將這撥人擊倒伏法,因為保護廟產,老道長沒有留力,等其他道長趕來時發現這這眾人多多少少都帶了傷,其中一人手臂骨折。老道長平時雲淡風輕,體型瘦小,深藏不露。這大約就是太極的境界吧。這不是個案。據說,當年楊健侯在北京,也有八九個人圍而攻之,但是楊已經年近八十,在圍攻之下,數個轉身,包圍之人紛紛跌出。
【四兩撥千斤】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了。楊露禪當年在京城小有名氣時,驚動了一個張姓富豪,此人好武,養了30多個鏢師,各個都有身手,聽說楊露禪能打,準備請他教拳。張一見楊露禪,貌不驚人,身材瘦小,立馬心有蔑視,有點瞧不上說:早聽說你的盛名,但太極果真能打嗎?我家鏢師頭領劉教頭能舉500斤,可否和先生玩一玩?楊露禪不語、起身,劉教頭身高馬大,發拳如虎,拳風有聲,臨近楊露禪時,楊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輕拍,劉跌出三丈外。劉教頭雖然力大如牛卻不能勝,無他,因為無巧,所以楊露禪能戰而勝之,並非力勝,實乃捨己從人,這就是太極的最高境界。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據說太極拳習練功力深厚之後,感覺靈敏,稍有接觸,馬上就會反應而有對應。當年楊班候夏天練功時,常常捻小米少許放在肚臍眼處,但聽他疾呼一聲,小米就像彈弓射彈丸一樣,飛射到屋頂。
回覆列表
太極拳是所謂的千人千拳,只是道理只有一個,就是《太極拳論》。對照自己的體悟是否符合拳論的原則,不偏不倚,不妄加揣測,不自以為是,就會逐漸邁入太極拳的門檻。拳論是一個航標燈,雖然不可觸及,但卻會始終為你指明航向。這就是太極拳的“理”,欲學拳,需先明理。太極拳運動的普及,使拳論的原則被淡化了,逐漸的太極拳已流於形式,只是演變為一種類似於跑步、健身操的運動了。
我自年輕時候就開始練習太極拳,當時年輕好鬥,還兼學了形意拳、武術氣功等,但隨著年齡增長,心境也逐漸變得沉穩內斂了,心平氣和,中庸處事,這就是太極拳帶來的影響,太極拳不同於廣場舞,我喜歡在寧靜的環境中一個人靜靜的演練,感應著大自然與自生的那種沉穩和從容,感覺自己的腳底融於大地的穩重,感覺著周身輕靈的暢然,彷彿身心得到了自然的安撫。
太極拳之初是練形,形是工具,當你熟悉了這個工具,那麼最終的目的是練心,一個自然從容的心,面對世事紛雜,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