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當王爺好多年
-
2 # miss姚愛上水
皇太極統一後金以後,渴望成為大一統王朝的皇帝。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自己成為了大清皇帝。與此同時,先後兩次打擊李氏北韓王國,迫使北韓王國改封清朝為宗主國。在官員制度、建築制度和文化制度方面,清朝儘可能的接見了明朝成熟經驗。例如明朝官服上的補圖,被清朝基本照搬。
清朝官服的補服長褂上的圖案,幾乎與明朝一致。清朝的朝服比較煩雜,分為了頂戴花翎、內襯衣、蟒袍、補服長褂、朝珠、皂靴等等。其中,每一個物件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同等級官員和貴族的標準都不一樣。熟悉漢服的朋友,應該想到了另一個物件,那就是腰帶。在清朝入關之前,官員的朝服上都搭配了腰帶,不同等級的官員使用不同材質的腰帶。
但清朝入關以後,由於朝服採用了蟒袍與補服長褂配合的模式,不再需要腰帶。不過,這並不代表清朝官員和貴族們不需要腰帶。在正式的朝服中,只有皇帝能夠佩戴腰帶。但穿著日常服飾的時候,官員和貴族們則都可以使用腰帶。關於腰帶的顏色,從皇太極時期便推出了嚴格的規定:“凡顯祖宣皇帝塔克世以下之嫡派子孫,謂之宗室;伯叔兄弟之後裔,謂之覺羅。宗室為杏黃色,覺羅為紅色,普通皆藍色。”
因此,出現了黃帶子、紅帶子和藍帶子的說法。在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威震蘭州的金大煙袋為了震懾和珅,亮出了自己的黃腰帶。和珅一眼就認了出來,說了一句:“皇室宗親?”由此可見,不同顏色的腰帶也稱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至於普通的官員們,可以使用黑色或者其他顏色的腰帶,不違背朝廷禁令就行。
清朝官民服飾涇渭分明,但男子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是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
清代男裝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襬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型別。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
這樣的服裝風格與以往中國男子長袍大袖區別很大,當然也不能如前朝男子那樣將東西踹在懷裡或是袖子裡啦。
於是,剛開始是將一些常用的小物件掛在腰間。發展到後來,不僅貴族,一下有身份有錢人都把衣服上的佩飾搞得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著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籤,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