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0後男人

    當然可以重複使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孔明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重複使用箭的例子。

    古代製造一支箭,也是很費工本的。一支箭基本由箭簇(箭頭)、箭桿、尾羽三部分組成。成本大的就是箭簇,箭簇一般是金屬的,秦以前多用青銅,後用鐵。箭簇的製作是很高技術含量的,需冶金、鑄模、打磨……等一系列工序。秦朝大將蒙恬大破匈奴,其實就與秦軍裝備的弓箭很有關係。當時秦人用弩,使用的箭重飛得遠且穿透力強,是處於原始部落時期的匈奴根本無法抵擋的。箭桿則多用竹木,整支箭做出來後還要較正重心、試射……工夫多著呢。古代銅、鐵等金屬,都是比較稀少的,特別是銅一度還是貴重金屬。所以,古人不會輕易丟棄一支箭的,只要能用當然會重複使用。射中敵人的箭,直接拔出就是了,當然因為箭簇有倒刺,箭簇會留在體內,那這支箭就只能是作廢了。所以,今天我考古古戰場上留下的屍骸,體內常會發現有箭簇。

    古代戰爭中,箭是損耗最大的一種武器,一般一場仗下來,箭桿十之四五會損壞。但古人會盡量回收箭族,安上新的箭桿以備再用。

  • 2 # 七追風

    我想起了神機妙算諸葛亮,他家的箭就可以自己飛過來……

    也就是人家身上帶著主角光環,能用草船弄到免費的箭,除此之外,大家都覺得箭很貴重,能回收一定要回收。

    首先,造箭不容易。

    我們知道,一支箭分為箭頭、箭桿、箭羽三部分。

    箭頭通常是金屬製作的,雖然工藝要求並不高,但金屬畢竟不會漫山遍野都是,能回收當然最好。

    箭桿其實是最難製造的。弓箭作為遠端武器,箭桿必須要堅硬、有彈性,才能符合要求。所以材料上就比較稀缺,在加上必須保持箭桿的筆直,才能保證精度,就需要“深加工”才行。

    然後就是箭羽,箭的飛行速度和精確度,和箭羽有著直接的關係。古代的箭羽主要是用禽類羽毛製作的,所以,數量眾多的箭,就需要大量的禽類貢獻羽毛……

    既然造箭不容易,那就能回收就回收,不然太浪費了。

    其次,你不回收敵人就會拿來用。

    當年的宋金襄陽之戰,守城宋軍就看到自己射出去的箭都被敵人撿走了,然後又射了回來。

    不光敵人會回收,老百姓都會去戰場上撿箭,撿到了就可以換糧食吃。比如電影《戰國》裡面,就能看到軍隊放箭,老百姓趁著間隙去撿箭的情節。

    所以,回收箭矢是很正常的,比如杜甫的《悲陳陶》裡就有描寫“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你看,回收了還能用。

    一般情況下,打完仗都要清理戰場,能用的收走,能修的也帶走。像箭這種重要的東西,即便箭頭拔不出來了,能回收箭桿和箭羽也是好的。

  • 3 # men88168

    一般不會重複使用,草船借箭是個特例,射出的箭多少都會損壞,複用會影響精度,再者沒人冒生命危險去撿箭,就跟現代戰爭是一樣的,你會冒死去撿彈藥嗎?除非特別情況!箭射入身體一般是拔不出的!

  • 4 # 愛家更要愛健康

    我說說我的看法吧。戰爭中武器的二次利用在戰爭中是很正常的。由於戰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節約武器的損耗。一場丈打完都會清理戰場,清理戰場的主要目的就是補充彈藥和把同伴的屍體手賤回來。如果打一丈就浪費這麼多武器,如果一旦戰爭打成消耗戰,那麼由於個人的攜帶能力有限最後就沒有武器可用,無論好壞只要還能用就不會浪費的棄之。

    戰爭打的不只是人還有後勤補給,如果不利用戰場繳獲的武器使用一旦後勤補給出了問題,一線官兵只能等死。所以戰場上不管是箭還是別的武器,只要還能用就會收起來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管工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