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虎湯
白虎膏知甘草粳
氣分大熱此方清
熱渴汗出脈洪大
加入人參氣津生
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
二、麥門冬湯
麥門冬60克;半夏 9克;人參 6克;甘草 4克;粳米 6克;大棗 12枚。
方中重用麥門冬滋養肺胃,清降虛火為君;人參益氣生津為臣;半夏降逆化痰為佐;甘草、大棗、粳米益胃氣,生津液為使。諸藥合用,使肺胃氣陰得復,則虛火平,逆氣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三、竹葉石膏湯
竹葉 6克;石膏 50克;半夏 9克;麥門冬20克;人參 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本方證乃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餘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餘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乾,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徵;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餘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餘熱,除煩止渴為君。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甘草、粳米和脾養胃以為使。全方清熱與益氣養陰並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
四、聯絡:
實際上竹葉石膏湯是白虎湯與麥門冬湯二方的合方。用白虎而易知母為竹葉,說明熱勢已減而麥門冬湯的人參、麥冬、炙甘草、粳米益氣養陰、和胃安中,半夏降逆止嘔。“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即是說白虎與麥門冬湯相合的效力。熱病後期,此證頗為多見,用之亦屢有效應。
一、白虎湯
白虎膏知甘草粳
氣分大熱此方清
熱渴汗出脈洪大
加入人參氣津生
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
二、麥門冬湯
麥門冬60克;半夏 9克;人參 6克;甘草 4克;粳米 6克;大棗 12枚。
方中重用麥門冬滋養肺胃,清降虛火為君;人參益氣生津為臣;半夏降逆化痰為佐;甘草、大棗、粳米益胃氣,生津液為使。諸藥合用,使肺胃氣陰得復,則虛火平,逆氣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三、竹葉石膏湯
竹葉 6克;石膏 50克;半夏 9克;麥門冬20克;人參 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本方證乃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餘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餘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乾,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徵;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餘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餘熱,除煩止渴為君。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甘草、粳米和脾養胃以為使。全方清熱與益氣養陰並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
四、聯絡:
實際上竹葉石膏湯是白虎湯與麥門冬湯二方的合方。用白虎而易知母為竹葉,說明熱勢已減而麥門冬湯的人參、麥冬、炙甘草、粳米益氣養陰、和胃安中,半夏降逆止嘔。“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即是說白虎與麥門冬湯相合的效力。熱病後期,此證頗為多見,用之亦屢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