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潁州俊傑

    孫策在袁術手下一直都不太受歡迎,雖然能打仗,也幫袁術打了些勝仗,可是袁術一直不捨得給他放權。孫策離開袁術,演義上講的是用傳國玉璽換來的兵馬,這一招非常好,用了在手裡無用的玉璽換來了一次獨立的機會。袁術一直有稱帝的野心,二者剛好各取所需。而且袁術也沒想到孫策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當孫策真的有兵在手了,也不懼袁術了!

  • 2 # 獨舌視界

    感謝邀請!首先我認為這裡的叛變一詞不合適,孫策離開袁術不能稱之為叛變,而是脫離袁術集團。孫策作為江東地區的第二統治者,不僅作戰驍勇,而且眼光長遠。在他看來,袁術見利忘義、目光短淺(率先稱帝),並非英主。因此,孫策寧願將其父留下的傳國玉璽獻給袁術,以換取自由之身,而不是叛變袁術。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孫策脫離袁術集團後,不怕被追殺嗎?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孫策用其父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換回自由之身的同時,跟袁術“借”了幾個人:程普、黃蓋、韓當、祖茂。這幾個人皆是虎將,又是孫堅的部下,因此,脫離袁術以後的孫策並非勢單力薄,而是在無形中已經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另外,孫策向江東行軍時,其他諸侯根本顧不上追殺孫策,包括袁術!孫策離開袁術後,得到傳國玉璽的袁術率先在壽春改元稱帝,後遭到其他諸侯的不滿,尤其是盤踞兗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更是主動攻打袁術,使得稱帝后的袁術幾個月之內便被剿滅,因此,對於孫策是顧不上追殺的。

  • 3 # 談古論金

    孫策『叛變』袁術,當然是因為想要以新獲得的地盤自立為主,主要自然是利益上的需求。

    但是本質上是因為利益,時機與大義名分還是需要考量的。

    《後漢書 袁術傳》記載:

    策聞術將欲僭號,與書諫曰:『董卓無道,陵虐王室,禍加太后,暴及弘農,天子播越,宮廟焚燬,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宜效忠守節,以報王室。……忠言逆耳,駁議致憎,苟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術不納,策遂絕之。

    孫策在袁術將要僭號稱帝的時候仁至義盡地寫了勸諫的書信,在袁術不肯聽從建議勸說的時候才絕之,佔盡了地步。

    孫策的這封信,有的說是出自張紘(153-212)的手筆,有的說是出自張昭(156-236)的手筆,不管是二張中的哪一位寫的,說明孫策已經在很大意義上得到江東本土勢力的支援。

    孫策與袁術決裂是在袁術僭號稱帝的時候,也就是建安二年(197),次年,孫策就打敗了袁術部將、丹陽太守袁胤(?—199),平定宣城以東各地。

    孫策的『叛變』,是實力膨脹之後自然而然的結果,並非亡命天涯,因此已經兵強馬壯的他自然不怕被追殺,不但不怕被追殺,有機會還要追殺一下袁術的部下玩玩。

  • 4 # 浮瓏說

    第一個問題,孫策為什麼叛變

    袁術稱帝的那一刻起,全世界和袁術都是敵人,如果孫策和袁術一夥,那麼全世界也是孫策的敵人,如果你是孫策,你願意嗎?(孫策之父孫堅因為軍糧的事和袁術不和)

    第二個問題,追殺問題

    當用玉璽和袁術交換軍隊的那一刻起,孫策就有了一股自己的勢力,隨後攻下江東諸郡,自身實力大大提升。並且,袁術不但不敢追殺,還要好生拉攏,因為養虎為患,袁術還要自己整天提心吊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毫米等於幾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