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忘年形象設計

    我們對於影視作品都太過於執著,那麼我來給大家一個有別於野史,更接近真實的分析,為什麼是分析?因為野史五花八門,而史記更多的是勝者王侯的授意之筆。歷史上的蒙古族生性豪爽,內心單純,真實的後宮有嚴格固守的妃嬪規矩,皇后、皇貴妃、妃、嬪以及貴人答應等是有嚴格祖制標準的。傳統意義上不會發生我們現代影視編劇隨心所欲一樣的情景再現(恕我直言),而歷史上規矩就是規矩,頂撞皇后那是死罪!怎可能如此!甚至禍亂宮闈的偷情對食並非那麼普遍。如懿(真實的嫻妃)就是因為性格太過鮮明有稜角,再一說生不逢時,前有富察氏溫婉賢淑以及其家族的強大背景,後有魏燕婉(真實的令妃)八面玲瓏的可愛秉性,所以說其生錯了年份也不為過。雖然有弘曆幼年一起青梅竹馬之情,卻也終歸難逃男人這個自古以來難訓的生物之本性!更何況宮圍之帝王嬪妾也非民間夫妻可比,如果沒有強大到足以支撐國運江山的本事(如武則天)和良好變通的心態(如甄嬛),那就不要有任何執念:長情,那只是存在於民間的奢侈品。

    因為如懿的性格,背景,生不逢時就可看清楚,此時如果還是一意孤行,那怕是真情、真意也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磨滅!這就是現實中的如懿可憐可悲可嘆之處。有句古話最合適用在這裡:識時務者為俊傑!反觀歷史帝王多男性,因為男性與生俱來的理性思維,顧及江山社稷、顧及地方權力制衡、顧及自己帝位之穩定……顧及了太多哪能有更多留給青梅竹馬的小情小意?話到如此如懿的悲劇就是一定的沒有其他!情這個字就像皇太后說的一句:即便是圈套那要看你進與不進?你進到哪裡?你怎麼選擇?……

    雖然編劇用心編纂了一部好看的劇,讓我來說好看還真要感謝周迅這些好演員的功勞,從編故事的角度確實是差勁!不如本宮來寫更有意思!

  • 2 # 浮生若淺

    《如懿傳》中,如懿的原型是乾隆的繼皇后——輝發那拉氏。《清史稿》將其記為烏拉那拉氏,而《如懿傳》的作者將其身份定為雍正帝孝敬憲皇后的族侄女。那麼歷史上的她究竟是啥樣的?

    乾隆帝的繼皇后輝發那拉氏,是滿洲鑲藍旗人,其父訥爾布為佐領,出自下五旗的鑲藍旗,她父親的官位也不算高,但家世上不算太差,為什麼呢?因為她入侍寶親王府的時候,身份是側福晉。她是雍正十二年嫁入寶親王府,那時候雍正帝心中繼承人已經確定是寶親王弘曆了,那麼給他選擇的女子,必然身份不會太差。要知道乾隆帝的高貴妃,初入府邸時候僅為使女,而後才因父親政績超拔為側福晉的。可見,繼皇后的家世身份不算太差。

    乾隆帝登基後,那拉氏被冊為嫻妃,與她同為側福晉的高氏被冊為貴妃,這個冊封中規中矩。乾隆十年,高貴妃病逝,那拉氏和純妃蘇氏被提拔上位,為貴妃。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病逝,後位懸空。那拉氏憑藉比較不錯的家世背景,溫嫻恭順的品行以及崇慶皇太后的支援下,先被晉為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家族也從滿洲鑲藍旗被抬入滿洲正黃旗,乾隆十五年,正式冊封為皇后。

    在冊封為皇后的前五年,與乾隆帝之間的感情還是相當不錯的,乾隆出行總會帶上她,而且這五年內,她先後為乾隆帝生了3個孩子。之後也較為平靜的度過了十年,但這十年之中,她卻不是乾隆帝最寵愛的,可乾隆心裡還是比較尊重這位繼後的。發生轉折的是在乾隆三十年的這次南巡途中,從《上諭檔》記載中,我們看到繼皇后那拉氏被乾隆提前派人送回京了。本來這也沒什麼,許是身體不適,但就在乾隆南巡迴來後,就下令收回繼後手中的四份冊寶,縮減她宮中的傭人數量,孃家還撥回原旗。這就說明了,一定是在南巡途中發生了什麼大事,觸怒了乾隆帝,才會如此處置她。

    果然,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薨逝,乾隆帝發了一道上諭也提及之前一系列對那拉皇后處置的原因: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民間有傳言是當時乾隆帝看上了一位歌姬,皇后勸諫,最後甚至斷髮明志,觸怒了乾隆帝。是真是假有待斟酌,但那拉氏薨逝後,乾隆帝仍不許她以皇后禮儀下葬,而是以皇貴妃禮下葬(實際上比皇貴妃級別還低)。未曾隨乾隆帝附葬裕陵,而是被塞到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裡,可見乾隆帝對繼後的怒氣頗深,直至她死後,都沒有消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事讓你改變了對一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