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康康康

    秦始皇統一六國,一統華夏成為皇帝,並非一帆風順,在他童年時期遭遇是非常的悲慘,也許就是那樣的經歷才促使他形成了好的人格以及一統天下的夢想。

    秦始皇出生在趙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互相交換太子,兩國互換人質的情況很普遍。但是像秦始皇這樣,打記事起就遭到所在國追殺的情況,絕無僅有。從兩歲到十歲,秦始皇過的是隱姓埋名,擔驚受怕的日子。這日子甚至不如最低賤的奴隸。但是,突然有一天,趙國就換成了一副笑臉,把他們母子尊為上賓並且錦衣仗車,護送回國,不久,秦始皇又登基為王,貴有天下。這一切的變化,如同做夢。這樣大的變化,會怎樣潛意識中主宰秦始皇今後的思維和行為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事例:窮苦的人,地位卑微的人,一旦獲得權力,他會怎麼樣?很可能會極致的報復,揮霍自己手中的權力,不顧任何情分。然而如果是本性善良,這樣的磨礪會讓他變得更善良,體會民間疾苦,會形成遠大的抱負。雖然後世往往在說秦始皇有多麼殘酷,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沒有一個歷史記錄是妄殺大臣的,就算那些在控訴秦始皇殘酷的,也沒有記下殺大臣的。可見後世之評多有不公。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秦始皇童年時期的悲慘呢?《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齔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的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質子相當於今天的外交使節。戰國時期從未有殺質子的事情發生,何況秦始皇還有豪門如趙豹這樣的權貴庇護,怎麼會落到要靠呂不韋重金收買才能脫逃,需要豪門藏匿才能活命的地步。

    趙華人是誰,怎麼敢明目張膽地要殺質子,要殺豪門女婿和他的妻兒呢?原來這裡還有世仇:趙豹的外甥趙惠文王殺死了趙相平原君趙勝的哥哥和父親。趙勝的哥哥是原太子趙章,父親就是趙武靈王。趙成和李兌因為違背了趙武靈王的命令殺害了趙章,後來又圍困趙武靈王,英雄一世曾經威震列國的趙武靈王,飢寒交迫,不得不掏鳥蛋吃雛雀充飢。趙成和李兌一直圍困沙丘宮三個多月,直到確認趙武靈王已經餓死了,這才撤圍。父親趙武靈王被餓死,兄長太子趙章被殺,不可能不在其餘公子中留下怨恨。等到趙惠王駕崩兒子趙孝成王繼位,趙豹雖然輩分高了,可關係卻疏遠了,又裹著秦趙廝殺的仇恨,惹來殺身滅門之禍不足為奇。

    史書未載秦始皇的豪門母家究竟遭遇了怎麼樣的厄運,然而這趙國的豪門秦始皇的至親,卻從此銷聲匿跡無影無蹤卻是實情。秦趙大戰之後復又和好,可秦始皇母子卻無人搭救、送還,又在趙國荀活數年,也是實情。說被滅門,也許並不是毫無道理。畢竟趙王的祖上經常幹這樣的事情。

    這些事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不得不會給童年造成傷害,等到秦始皇十九年,王翦消滅趙國後,秦始皇的母親趙姬重病在床臨終之前秦始皇突然不遠千里離開咸陽:“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辦完這事之後,他又立刻趕回咸陽,終於趕在母親嚥氣之前,母子見了最後一面。“秦王還,從太原、上郡歸。始皇帝母太后崩。”這是為自己的母親的孃家復仇,完成了母親的意願,並不能算是帝王的殘暴。

    由於童年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趙國的底層,親眼目睹了諸侯間的戰爭給人帶來的肉體痛苦,和親情悲傷。更有甚者,秦始皇自己也親身經歷了被人追殺眼看到和體會到了自己和母親對於死亡的恐懼,他眼裡的人,不再是大多數帝王眼中的臣民,僅僅是一個符號,一個賤如螞蟻的活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恐懼、有悲傷,如同自己一樣的生靈。由此秦始皇認識到戰爭的殘酷,生命的脆弱,並找到了引發殘酷戰爭的根源。他曾在公開場合說:“天下之所以飽受苦難,征戰不斷,都是因為有大大小小的諸侯王存在。”

    雖然繼位的時候只有13歲,但由於秦始皇從根本上不同於秦國,乃至各諸侯國的君王,所以他沒有像其他諸侯的太子們那樣,心安理得地享受先祖留下的榮華富貴,而是把童年時代積聚下來的苦難轉化成人生理想和政治野心,在秦國強大的國力軍力所搭建的大舞臺上,時不我待地急切施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7個月,半年她只見了女兒一次,最近她說回來看孩子,到底是看好呢還是不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