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木公考
-
2 # 地理教師MrHuang
辦優質教育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條件: 1.優秀的教師團隊。 2.能滿足學生教學及活動的硬體條件。 3.團結開明的領導團隊,加上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 4.....
-
3 # 根號二的思考
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吧
一、民族信仰差異
每個民族都會有一些自己的信仰,也會有一些自己的忌諱。所以這方面的差異會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地方,因為一旦處理不好會出現更大的矛盾,對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回造成很大的不便。
二、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認識程度
很多偏遠地區或者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存在一些陳舊的觀念和風俗,例如最嚴重的就是重男輕女,不讓家中的女孩兒上學,或者還有上學無用的觀念存在。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滿懷信心去開展工作的時候,往往會被家長的不認可澆一盆涼水。所以我認為怎麼讓家長認可,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是一個難點。
三、孩子的生活習慣
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也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比方說:時間觀念,對作業的態度,對老師的尊重等等。所以和孩子的溝通,和改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也是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四、落後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設施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因為很多地方的工作無法開展就是因為教學設施的簡陋和教學工作的艱苦嚇跑了老師。
提一些解決方案吧
1、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首先,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設施的軟硬體平臺。其次,完善貧困學生的資助制度,讓孩子們都能上的起學。
2、合理配置教學資源
找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教育模式,均衡各地的教育水平,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指定相應的教學措施。
3、建立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首先,在確保教師隊伍的基礎上,培養一批高素質教師。其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鼓勵年輕教師去偏遠地區工作。最後,提高偏遠地區教師的待遇水平,或者建立專項資金。
4、提高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只有家長富了,孩子的教育才會富,只有吃飽了,才會有錢拿來投資教育!
-
4 # 做點教育的事
我是民族地區的一名老師,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教學硬體得到改善,師資力量也得到加強。但由於地處“少、邊、窮”的民族地區,受地理條件的影響仍存在很多痛心的難題。
優質生源流失,每到小升初的時侯,縣城直屬學校就開始想辦法到鄉村招優質生源,雖然也有相關的檔案規定劃片招生,但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作為家長,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這也沒錯。但優質生源流失後,給學校造成了巨大壓力,畢競教學質量要靠優質生源來支撐。
民族地區的小型學校正被“邊緣化”。比如我在的學校,2005年學校有學生600多人,到現在2019年學生人數300人不到,很多老師紛紛想辦法調走,想想也是,學生減少了,教師不調走下一步就面臨分流的局面。但這無形中就給很多人造成了一個假像,“好老師”都調走了,很多留下來的老師積極性也受到了影響。這樣一來,調不走的老師自我邊緣化,上級相關部門也開始對這樣的小型學校“邊緣化”,該投入的硬體裝置設施和師資也逐漸傾斜到比較中心的大型學校。想想也是,畢競資源浪費也是一種“犯罪”嘛。
面對上述問題,怎麼解決,我認為其實只要真正把“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均衡發展”政策落實到位就可以解決,而不是“迎檢”一過,“依然照舊”。
回覆列表
很難很難解決。
1、民族地區普遍交通差、位置偏遠,經濟差。
2、人才往大城市流動,孩子走出了大山,但出山了,就不會在回來。
加強偏遠地區教師工資
鼓勵大學生支教
最重要的是發展經濟,讓人願意留下來。
這又是下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