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探索歷史奇聞

    今有超跑、豪車接送上學、放學之人,更甚高考也是,那麼古代上下學以及科舉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如果是這樣,是否意味著會頗顯貧富差距而導致可能科舉發揮失常形成不良風,在古代,古人又是如何處理這類問題呢,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下古代如何化解因坐騎“攀比”差的事情。

    騎馬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騎馬既是一種高效的代步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騎馬在古時是唯一一種路上疾馳的工具,較之現代的電動、摩托、車、是遠遠不如,特別是一些因為家境而貧窮的百姓,馬只能遠觀,不可近騎,最早的汗血寶馬在古代更是有錢、有權之人的物品。

    這種場景在唐懿宗的鹹通年間更是形成兩極差,一種是騎馬盛氣凌人的貴人、一種是因家境貧窮氣勢低落騎驢甚至步行的寒生。

    唐朝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差異化與當時的唐朝風氣很大關係,俗話說的好,環境造就他人,唐朝是一個國力強盛的皇朝,日益積累的穩定讓這種“貧富”固化,久而形成了無法跨越的優越與貧富差。

    貴人騎馬考試過招搖,唐懿宗一怒“禁止騎馬來考試”成就科舉明君

    在物質鼎盛的唐朝時期馬的價格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了,普通百姓更是望塵莫及,那麼唐懿宗是如何因為“馬”而成就歷史科舉明君的呢。

    事情還要從唐懿宗一年這屆的科舉考試上談起,盛朝科舉在選拔人才方面一向是廣羅天下才學子弟,而在唐朝想要擺脫貧困唯一的方式就是科舉,所以科舉考試之人多數為貧寒學子。

    這些貧寒學子在歷經千辛來到京城後初窺富家子弟的豪華出行,不僅心中落寞更甚衍生出自卑的心理;在考生中這些富家子弟更是不甚掩飾炫耀以及攀比,慢慢形成了“唐風”之氣,不管是對於即將科舉的學子還是王朝,都是不利。

    後唐懿宗李漼在這屆巡視長安中恰好看見這種現象,心中甚覺不合適,隨之頒佈了一條御令:“凡考生一律不準騎馬。”

    在京的貴人們面對“皇命不可違”即便無言以對一樣遵從了這項規矩,從此後,在歷屆的科舉來臨之時就會看到進京趕考的學子們一律騎著毛驢慢悠悠的從長安城外入城的畫面,而不再是以往那種苦寒進京不敢直視那些盛氣凌人的考生,而心生自卑心理、以及攀比心理。

    這也是唐懿宗在位期間做得很正確的一項舉措,這項舉措為唐朝不良風氣起到了很多實質性的作用,妥妥的正能量。

    唐懿宗也許在歷史並無多少過能評價,但這項御令還是為他的履歷增分不少,後世歷史中在抑制貧富差也借鑑不少此案例,畢竟這項法令是有利於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蘆薈不開花,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