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途途時道

    我是商洛人,我為商洛旅遊代言。

    商州人,距離西安最近,習俗與關中類似點較多,新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的,正月十六鬧花燈後結束,歷時21天,剛剛好一個習慣週期。不管三七二十一,典型的陝西愣娃,得是滴?!

    臘月二十三,屋裡屋外大掃除,家庭核心成員以小聚、家庭會議、電話會議等各種形式商討基本定位,比如在老家還是兒女家過年等,新年籌備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開始歡歡喜喜迎新年;

    臘月二十八,上油鍋(炸麻花、果子、豆腐等)、蒸饃(槓子饃、花捲、商洛花饃等);

    臘月二十九,買春聯、補菜(提前就慢慢準備,今天補全)。一年一度最最熱鬧,人山人海的集市,就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從這天起最為歡騰,父母在這段時間會放縱家裡未成年的孩子們,對他們的調皮搗蛋和顏悅色;

    臘月三十,一大早起來,再次灑掃庭除,村口路口翹首企盼外出務工的兒女們的歸來;

    年輕成年人,因為怕老婆、單位不放假、“收成”不好等各種原因不能回家的,也要在一大早給父母最後的回覆。你知道嗎?為了這個解釋,有撓破頭皮甚至失眠,有木有啊?!

    下午兩三點就開始忙碌,先冷盤後熱菜最後是湯或醪糟。男人喝西鳳酒,女人喝自家釀造的醪糟或者丹鳳葡萄酒或飲料,但凡說喝酒的女人,你記住了:千萬別和陝南女人拼酒,最後怎麼死的(一般是羞愧難當,再或醉倒,嚴重的……一輩子在這個女人那兒抬不起頭)都不知道!

    三十年夜飯,團圓之意遠勝中秋很多很多,所以儀式也最多。

    飯前貼對聯、點燃炮竹、家中拜祭祖先接受家訓;

    飯中家中長者不到不敢入座,再就是小孩、男人,女人最後上桌。長者發話,大家舉杯聽訓,接著從最“貴”者開始祝福語,每個人都要講話,做菜的女主(男主較少)做總結性發言,然後開始輪流敬酒。桌位的排序、講話的先後、動筷子的早晚,以“官位”或者“錢位”、個別是“長位”作為規則,一旦確認,就成為家規的一部分,每年稍有調整(依據是升職、賺錢、取得全家榮譽“勳章”等),很是講究,也有孩子為上的“快樂家庭”,不多;

    飯後,男人去給祖先上墳,女人在家包餃子。然後一起觀賞煙花,一起看春晚,一起守歲熬夜到凌晨鐘聲響起,點燃炮竹,才開始稍事休息。

    初一早上起來,換洗一新,從五點開始又點燃炮竹,誰家“勤快”誰家“去年得意”,這時候聽炮聲早晚、動靜大小、時長就基本可以判斷出來;

    給老人磕頭、領紅包。年長給年幼、已婚給未婚、紅包的大小、鼓扁、張數、數額,都是有講究的;

    然後全家一起吃餃子,懶蟲或者“貴人”除外。餃子中,“餡料”也有講究,硬幣最普遍,但不是每個都有,這個額外的“餡料”,絕對體現女主的用心、權衡、偏愛!別羨慕,絕對不是“運氣”,是“人氣”。摸摸腦袋,想想,自己傻了多少年?!誰讓你平常不拜佛??

    商洛的女主,看似最“賤”實則最“貴”。關鍵時刻,你的臉面,你的權威,誰來“揭秘”?唯有女主!這樣的“潛規則”,你知道嗎?

    初一不出門,初二拜“死”人,初三初四拜乾爸,初五初六不“埋”人……這樣的暗語,唯有地道的商洛人才知道。

    初五,一般視為年後的“小年”。吃完這頓團圓飯,遠方的、上班的、務工人員就開始動身,準備來年的“榮耀迴歸”。

    這期間,拜財神、逛廟會、看民俗演出、外出旅行、燈會燈謎……每家有每家的幸福,每家有自己的歡樂。

  • 2 # 你這個小帥哥

    河北石家莊 記得從小最喜歡的就是大年夜下午4 5點的時候開始放鞭炮,也許由於小時候家裡拮据,鞭炮買的少,都是拆開一個一個放的。喜歡看別人家放的煙花,很漂亮!除了煙花外,在家吃了年夜飯,要去各位長輩家裡去串門,大人喝酒,小孩放炮!酒足飯飽約幾位好友一起玩牌:紙牌,牌九,麻將!等待12點的到來,晚上12點鐘聲響起,家家戶戶又響起鞭炮聲!也許是自己長大了,富裕了,對以前嚮往的東西也就失去興趣了,但是大年夜習俗還是基本沒變,變的只是長大的我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奸商逼農民把蒜薹倒溝裡,為什麼農民不自己進城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