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
2 # 風中小草59
明朝大米價格分成兩種,粗糧,精米
粗糧價格取中間數,五錢一石,明朝一石188斤
精米 1 兩白銀一石 一石157斤
北方當時小麥不是主糧,以小米,高粱為主
這裡面北方以取消以鹽換糧為分界線,在嘉靖朝到明亡,嘉靖前糧食最便宜時候一石粗米最低250文,嘉靖開始平均高達一點五兩白銀
換算起來容易,比如粗糧按照一斤二元人幣,188斤,就是376元,1兩買兩石752
這個不大好比較,因為白銀的購買力在不同時期購買力是有很大區別的,特別是古代抗災能力較差,在災荒年份和正常年份糧價波動很大。
隨便舉幾個例子,明英宗正統年間,收田賦時米、麥每石摺合白銀0.25兩,而到萬曆年間,正常年景白米每石需要白銀0.7-1兩。災荒時候價格就上去了,嘉靖二年,因為南京一帶旱災,米價大漲,連庫存的倉米都要1.4兩一石,差不多是正常年份的兩倍。而同樣是南京,崇禎十四年大災時一石白米更是漲到了3.6兩,而上海等地價格更高,需要5兩白銀一石。
而且明朝時一石米的重量還有區別,米還有好壞,所以要折算明朝時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錢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姑且以正常年份1兩銀子一石米來算的話,一石以《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中的數字約重153.5斤算,明朝一斤是582克,一石就是89.3千克,摺合178.6斤,按照一斤米3元算,就是差不多一兩銀子536元。
另外我們可以參考下古代人的生活來看一下。很多明清小說描述了當時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儒林外史》裡牛玉圃在燕子磯吃午飯,點了一碟臘豬頭肉一分銀子、一碟子蘆蒿炒豆腐乾五釐、一碗湯、一大碗飯二釐,一個人一頓飯就花了一分七釐。現在南京的一份一葷一素的快餐大約也需要10元吧,按照這個購買力算,一兩銀子差不多相當於現在588元。
所以綜合看起來,一兩銀子在536-588元之間。
一兩銀子在古代也是挺經用的,還是按照牛玉圃的午飯算,一個人一天在外面吃,一天四分銀子也夠了,一兩銀子夠吃25天。當然一個人不能只吃飯,《二刻拍案驚奇》裡郭信落魄,給別人家孩子教書識字,每個月千錢,也就是一兩銀子,自己也說“不勾充身”,面有飢寒之色,衣衫襤褸,走路都已經顫顫巍巍,可見過的也是清苦無比,不像平時吃的有葷有素子,所以一兩銀子一個月過日子,那還是很清苦。
這郭信還是一個人過日子,要是拖家帶口,這教書的收入更加不夠,所以《儒林外史》裡面的虞育德除了教書之外,“後來又替人看葬墳”,清末李虹若也提到教書之餘要幫人寫春聯,“只為些須潤筆資”,所以一兩銀子雖然購買力不低,但是古代要賺一兩銀子,也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