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Dj5912880592
-
2 # 記憶之鷹
作為中華文化的精粹,書法當以美觀大方、古樸典雅為特徵。古人的書法佳作內涵豐富、沉澱深厚,因而賞心悅目。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蘇東坡的《寒食帖》和懷素的《自敘帖》之所以能流傳千古,就是因為具有完美的形式和古雅的意境,而不是投機取巧、譁眾取寵的作品所能夠比擬的。
當今書法界的所謂醜書、俗書“大師”自詡功力不凡、勇於創新,並且取得了震古爍今的成就。明眼人都看得出,那不過是功力虛浮卻又想追逐名利的人自吹自擂而已。他們的臉皮不可謂不厚,嘴巴不可謂不闊,幹勁不可謂不大,以致於說得天花亂墜、高深莫測,也因此迷倒了一大群書法外行,直可把醜陋看作美觀,猥瑣看作氣派,媚俗看成典雅。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書法界的悲哀,它必然阻礙書法藝術的進步,不但不能繼承前輩的遺產,還會因為盲目追求名利造成書法鑑賞的混亂,歸根到底就是破壞中華國粹。別以為我在危言聳聽,試看當今醜書“大師”的精彩表演,你就會被他們的淺薄的功力、雜亂的佈局和無所謂的“境界”弄得唉聲嘆氣,真正體會到醜陋的危害。
醜陋的東西無論吹噓得多麼深奧,都會使人噁心的。不能使人感覺到美妙的醜書是書法界的大害,它會誤導世人,使人覺得書法並不是什麼高雅的藝術,而是俗不可耐的醜陋的東西。如果大家都那樣看待書法,我們的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必定消亡,我們將愧對前人,愧對子孫,必定成為中華國粹的敗家子!
我們要學習前人留給我們的書法精粹,並把它發揚光大,不可以去模仿和吹捧醜書——這幾乎等於自殺。
-
3 # 林慶逢358
徐渭、傅山、八大、石濤,還有揚卅八怪等江湖書法大佬,他們都對書道懷有叛逆之意向,且付之行動,徐渭的逸筆草草,有些許不拘字型。傅山高叫"寧醜…",鄭板橋鋪路章法及六分半書,金農漆書等等,都是在叛逆書寫的用筆及結體的變形,都是主觀故意,當可入罪"醜書”。但那時那代的同時代人,卻認可了他們的醜書。今時今世的現代人,不但認可了他們的醜書,且不惜花重金收藏。此是為何也?而現代人的醜書,卻遭受舉國上下的口誅筆伐。此是為何也?道理很簡單,漢字有承載表情達意傳送資訊責職,不管你怎麼想去藝術它,怎麼想去醜它,底線是不可認人看不懂。懂嗎!寫的字讓人看不懂,所以現時的醜書家們不被認可。只要把字寫得讓人看得懂,再醜也醜不到哪裡去,大不了算是"拙”。至於怎麼避免寫出來的的字落"俗"?聽說多讀書就可免俗,信者信。
-
4 # 使用者6314614549029
當代的一些所謂的書法家,特別是在書協擔任一定職務的大老,靠作書法寫字謀生,因此他們相互之間互相吹捧已到肉麻地步。頭上戴著無數個帽子,就象是壬羲之的在世。而當代的一些書法評論家更象和書家一夥的騙子,盡是吹捧連天,暗地裡分贓。在書法頻道上看一副主席講座,滿堂課吹自已的藝術成就,如何創新,對聯不能分成兩片,要寫在一張紙上,什麼入穴法,靠邊法。圖張亂蓋,求創意等等,真可謂心比天高,手上無活。寫出來的字無一點美感。但他們都互相認可,並說藝術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只有像他們一樣的藝術家才能領會其中的奧妙。就是名和利。
-
5 # 酒墨愛好者Czlzx
1、把字寫得賞心悅目,需要天分。而大部分人沒有這個天分。而專業書法者,既無此天分,只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有醜書者是在炒作,爭取經濟利益。
3、俗書者,大部分臨帖少,信手為體。
-
6 # 詩夜城主
題主所問“書法中,醜書俗書是如何形成的?現代人學習過程中該如何避免?”
書法中的醜書俗書是毫無章法的“創新”而形成的,寫字是技術,我們在寫字的過程中,只要把漢字寫清楚,寫得規範,讓人認識就行了,在這個層面上寫字就是一種技術;書法是藝術,在把字寫清楚、規範的基礎上還要寫得美,讓人能夠欣賞,“用筆、結體、章法”規規矩矩、面面俱到,到了這一層次漢字的書寫就成了書法,
且看現在的醜書、俗書,完全沒有章法可言的,一堆堆的字就像螞蟻積沙成塔;字的結構更是完全不顧及字的點畫搭配、排列、組合的關係,書法中的每一個字的美,它的點畫之間是要相互呼應的,而不是像做腳手架那樣拼湊完整就好了,一幅書法要美,它的每個字之間也要互相呼應,前後一貫,而不是直接把每個字寫在紙上就可以了,
然而,現在書法中的醜書、俗書就是因為那些所謂的“書法家”急於求成的進行創新,目的就是想學古人那樣自成一家,連書法的創作工具都被創新了,毛筆都不用了,就差一點沒把漢字的偏旁部首也“改頭換面”,完全不顧及書法是一種文化,他們是直接把書法當作“畫”來塗鴉了,一個書法家不能“篆、隸、行、草、楷”五體皆精的話,就莫要去“創新”,原因很簡單,書法五體的筆法都是融會貫通的,
現在人練習書法要避免形成醜書、俗書,就不要以近人書法作為基礎來學習,人無論學習什麼都要從最好的、最經典的、最規範的學起,書法更是如此,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最近經常有人說“二田”的“田楷”怎樣好怎樣好的,在這裡就想告訴那些人,擦亮眼睛再說話,好好看看“歐顏柳趙”四大家的楷書作品,那些大家當初又是如何學習書法的,
既然有這個條件學習書法,為什麼不以最好的來學習呢?又不是說古代書法作品都“消失匿跡”了,再者,古代的書法環境是如何的好,書貴變化,書法會隨著人的性格、修養、環境不同而變化無窮,作為一個初學書法的人來說,更應該注重自身的性格修養,從而堅持練習古代書法大家的書法,
-
7 # 抵足可慰
很可能王鐸,徐渭,傅山,鄭板橋等人的字在他們的時代也被譏為俗書,醜書,所以,對現代書寫者(包括已被尊為書法家的),要慎用醜書稱呼。我相信,書法愛好者絕大多數不是從名利出發。
-
8 # 大灰狼和七隻小白羊
穿老鞋,有新路,走著走著鞋也歪了。不在基本的自己的功力上下功夫,一味的追求創新,形式上的創新,最後什麼也不是,就形成了醜書。
-
9 # 狂喜淡墨a
俗書醜書的形成,自有其形成的背景
先分析俗書,一般學習書法創作都經歷過俗,俗氣階段實際是因為書法還沒有達到一個個性化階段,而是普普通通的書法作品而呈現在大家面前,俗實際就是大眾化,如何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必須經歷一個鳳凰涅槃之浴火重生,經過風雨的淋漓,要砥礪,要痛苦,更要堅持不懈的執著精神,其真正的書之內涵,建立在有書墨的豐滿,有了自己的感悟與書法藝術的真諦,有新的認知於書法藝術的高度,深度厚度,一切法度都有臻熟和風度,並且具有了自我風骨,自我對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特別是自然界的美融入了自己心靈觸動,心觸動愛,更加從自然熱愛之感受,寓書墨之中,這才有一種真正的書法藝術的真正內涵,書墨的厚度來自書者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書寫和吞吐抒情之感喟。或離奇或許多少有自己的苦辣酸甜之經歷,總之不經過一番清霜苦,難得清香留世間。想要脫俗,必須內心有一種放手身邊的塵俗。淡泊寧靜。
僅此依然需要,不輟努力。或許能達到書藝高度。
那麼醜書的理解,意思的屬性有一個轉化性,美的東西或許經過一個階段或者變成醜,經歷的幾千年的書法藝術,於清代時期,貼書已經被人所感覺審美標準,美到極致,頂峰,尤其是館閣體的始終佔據了幾百年,成為一種充斥整個時代,全一色的正統書墨,基於藝術想象豐富的屬性,不會永久在一個色彩或姿勢中停留不走,作為藝術家的不本分之想象力,終究或突圍出這個萬馬齊喑究可哀的藝術氛圍,不拘一格而創意,正值清朝大量的碑只出土,一時間徵購玩味,一些士者在一塊把玩,形成了京華城內形成了碑學時興。
由此背景樸拙,古雅的碑體形成。康有為從前晉代之書韻書法一改面目,形成了現在的書法面貌。今人如何看賞也有別扭的感覺。
當今書法界也有的書法藝術從碑學中找到了好多趣味,而鑽研碑學與帖學結合,如此南北朝碑及魏碑,篆隸章草魏楷皆有涉獵。因此不同於魏晉風格,人們欣賞習慣了妍美,而對於樸實無華的拙美,總有一種不習慣。
此背景下,一部分不學無術,而基礎差而跟風,取向拙,其實拙醜,是因為幼稚書寫的象徵,剛剛開始學書法學走路,歪斜不正,因稚嫩而成之稚拙而又醜,古代初期的書法皆在一種剛剛形成中,自然筆畫字形雛形,依然在慢慢演變,從不成熟之拙醜,到了東漢末年年及魏晉而才有逐漸成熟,成為俊美。一般幾千年的儒家欣賞習慣正作為正統思想理念,於是幾千年封建社會始終將藝術多樣性的創作而被禁錮,所以楷書上升到嚴肅正規,因此延續至今,
學書法基礎不牢,而走拙醜之路,恰好給部分人一種歧路捷徑,無非就是選擇了模仿今人之書風。時尚有之,但是真正基礎牢固的從古典碑學獲取營養,所寫所創,古樸大方典雅。可醜於何?因此分二類,一類真醜字。一類拙樸,
由此可見醜書,在於欣賞習慣,有的喜二王,有的喜篆隸,有的喜金文及甲骨文。從甲骨文能看出多少美?僅有古老,遊學者稱其為寬博簡潔之美。濃厚的石骨味。
回覆列表
功利心是使人墮落、腐化的毒藥。中國書法歷史悠遠,書海又那麼高深莫測,不懂書法的人是難以欣賞,甚至無法欣賞一幅書作。
一些很有書法天賦而又急功近利之人,便抓住人們這一弱點,不下功夫臨帖,甚至根本不臨帖,就舞筆弄墨,使優美高雅的漢字扭曲了面目,以猙獰而詭譎的形態出現在觀眾面前,於是乎,醜書橫行,大師遍地。很多書法門外的觀眾卻被這些不正之客的障眼法所吸引。在前呼後擁的熱烈場面,把掌聲、鮮花、甚至大筆的錢財投入他們的囊中,所以自稱大師、大家的醜書者便得意妄形,招搖過市、坑蒙拐騙!
作為一個誠實的習書者,必須以“寫好字,做好人”為基本原則,應當心存敬畏古今書法名家,放下虛榮心和急功近利之心,必須認真、全面、深入地臨習古代書法名家的經典法帖,努力學習、探究古人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前人的方法,領悟了法度,書法的技法才能嫻熟,力求帖讀百家,字專攻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把古人的字一個個牢牢地銘記於腦海之中,才能把一個個字從自己的筆下躍然紙上,然後再融入自己的書寫風格。讓自己寫出的書作有出處、有韻味。進而才能更好繼承和發揚祖國幾千年以來的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