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裝備空間
-
2 # 智者一凡一
中子彈就是小氫彈。它是把氘化鋰做成一個如乒乓球一樣的空心球,然後再其外部包裹鈹,再把這空心球裝入高爆炸藥中,當高爆炸藥起爆時,就會在這個空心球內產生許多向心的三高射流,它們對撞的結果就是向心塌縮,其中心瞬間形成聚變條件,於是釋放大量中子和熱能等能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子彈。同樣的原理被用於鐳射受控核聚變,它與環形約束(託卡馬克)分二法同步試驗。它是脈衝式的能量輸出,託卡馬克是連續能量輸出。
理論上有,但是以目前的現有技術還實現不了,所以現在的氫彈都還得要“小型化原子彈”來引爆。無論現在世界上的氫彈是採用“于敏構型”還是“泰勒-烏拉姆構型”,其最基本的原理是一致的,只不過是實現途徑不同而已。
氫彈聚變反應的條件在1927年時,物理學家就已經開始研究太陽中的熱核反應原理,提出利用氫原子聚變產生大量能量的可能性。到了1930年以後,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如果利用“氘”和“氚”(這些都是氫的同位素,也稱重氫和超重氫)發生聚變反應,不會有臨界質量限制,幾乎能產生“無限大”的爆炸,可以製造比原子彈這類裂變武器威力強的多的武器。雖然聚變核武器有著許多優勢,但是實現核聚變要比實現重核裂變要難的多,所以研製氫彈的首要難題就是“引爆裝置”,也被稱為“核板機”。我們知道要讓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實現聚變非常困難,這是因為氘、氚原子核都帶正電(異性相吸就不存在了),他們直接會發生排斥性電作用力,阻礙兩個原子核的靠近和反應,難麼實現聚變反應就無從談起了,要想實現聚變就必須打破兩種原子核之間的排斥阻力。要想打破這種阻力,就必須讓一個原子核高速衝向另一個原子核或者實現兩者高速對撞,從而使氘、氚原子核靠近到能發生強大的核力作用距離以內。那麼實現聚變的條件就變得明朗化了,我們只要研究如何加速原子核就好:當物質溫度極高時,其分子的熱運動速度也會變的很快,當加熱到太陽(恆星)內部溫度條件時(數千萬攝氏度),氘原子核就能被加速到戰勝原子核間的“靜電排斥力”,從而撞擊另一個原子核實現聚變反應。從上文可以看出,氫彈的聚變反應必須在極高溫度下才能發生,所以也被叫做熱核反應,而產生這種高溫的裝置也就被稱為“氫彈引爆器”或者“核板機”、引爆彈。截止到目前為止,使用常規手段很難實現前文所述的高溫,所以還得依靠“小型化核彈”作為核板機,暫時也只有核裂變才能實現核聚變所需的前提條件。
目前,理論上還有什麼“金屬氫武器”、“同質異能素武器”等作為核板機的擊落,不過都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