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依尋-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

    但:只(是)僅僅。

    閒人:閒散的人。這裡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裡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閒,自稱“閒人”。首先“閒人”指具有情趣雅緻,能欣賞美景的人。其次“閒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悶心境。

    耳:語氣詞,“罷了”。

    出自宋代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於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於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裡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古今異義

    但(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只是,只不過;

    今義:但是,錶轉折關係的連詞

    耳(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助詞,表示限制語氣,相當於“ 而已”“罷了”;

    今義:名詞,耳朵。

    閒人(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 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留連於光景之人;

    作者心境:

    雖然自己有欣賞美景的樂趣,但是並不得意。將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間,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本文體現二人友情的句子: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唯張懷民可與同樂);懷民亦未寢(兩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與步於中庭(兩人親密無間);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兩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橫”說明了當時月色之濃、清、亮。

    閒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有名無實,所以自稱“閒人”。

    寫月突出其明,寫境突出其靜,寫影突出其形,寫人突出其閒,寫情突出其空。

    賞析:

    “月色入戶”:寒夜寂寥,“解衣欲睡”,這當兒,月光悄悄地進了門。“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我們可以想見他這時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裡,依然來拜訪他。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作者與張懷民同是被貶之人,於是作者便想到了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是感慨世人忙於名利而辜負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澄澈的月光比成積水,用交錯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虛實相生,相映成趣,化無形為有形。“積水空明”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空靈,“藻荇交橫”寫出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後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一正寫,一側寫,從而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志玲被曝懷孕,你覺得是真的嗎?你覺得她跟誰最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