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海京叄號院劉桂敏

    佈局。大型養鵝場應包括行政區、生活區和生產區三個區域,要求各區之間應用綠化帶或圍牆嚴格分開。生活區、行政區要遠離生產區,生產區的四周要有防疫溝,生產區內留兩條通道。飼養員進舍、進雛、進飼料的清潔道,只能進不能出。處理鵝糞和淘汰鵝群的髒道,只能出不能進,而且要求清潔道和髒道不能交叉。

      雛舍。建築育雛舍應以保溫、乾燥、通風但無賊風為原則。一般南窗的採光係數為1∶10~1∶12,南窗離地面60~70釐米。北窗面積應為南窗的1/2~1/3,離地100釐米。育雛舍地面用水泥或磚鋪成。以育肥為主的肥育鵝,不需專設育肥舍,且由於育肥期氣溫已趨溫暖,因此可利用普通舊房舍或用竹木、塑膠搭成能遮風雨的簡易棚舍即可。但需每天打掃,常更換墊草,保持舍內清潔乾燥。

  • 2 # 德都蒙古草原昂沁

    第二,電力系統要供應穩定 養鵝必須要用到電,在照明、孵化、飼料加工、供水等都是離不開電的,要保證正常的電力供應。但是也要注意安全。

    第三,不要建在養鵝場很多的地方 如果建造在養鵝場多的地方水質很容易被汙染,最重要的就是疾病的傳播。

    第四,要靠近水質良好的地方 在飼養種鵝的過程中,鵝要在水中交配,所以對水質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如果水質被汙染就很難保證鵝的健康。

    第五,要靠近水草資源豐富的地方 鵝是以食草為主的水禽,能很好的利用天然牧草,進行放牧飼養。因此,在選擇場地時一定要選擇有廣闊的草地。另外養雞鴨鵝這些家禽類一定要做好防疫準備,不然局面很難控制。

  • 3 # 2021加油凱凱

    1、舍飼育肥法舍飼育肥法是將鵝飼養在光線較暗的舍內,增加鵝的飼養量,加大飼養密度,控制鵝的運動範圍,減少鵝的活動,以降低鵝的能量消耗。這期間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為主,每天喂3~4次(晚上加喂1次),隨意採食,吃飽不吃為止,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飼料參考配方為:玉米55%、米糠27%、豆粕7%、魚粉3%、礦物質新增劑1. 5%、貝殼粉2%、骨粉1%、石粉3%、食鹽0.5%。 2、上棚育肥法上棚育肥法是用木料搭建成一個棚架,離地面50~60 cm高(便於通風以及糞便的積累或清理),棚架上用木杆分別隔成若干小欄,每個小欄大小6~9 m2為宜,每個小欄可飼養30~35只鵝,每個小欄的周圍懸掛食槽和水槽(離網底30~40 cm高),每個小欄都裝滿鵝,以限制鵝的活動。每天喂3~4次(晚上加喂1次),隨意採食,吃飽不吃為止,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飼料參考配方為:玉米55%、米糠27%、豆粕7%、魚粉3%、礦物質新增劑1.5%、貝殼粉2%、骨粉1%、石粉3%、食鹽0.5%。 3、圈養育肥法圈養育肥法是用竹料或木料做圍欄,中間再隔成若干小的圍欄,每個小圍欄的面積2~3 m2,飼養鵝8~12只,每個小欄的周圍懸掛食槽和水槽(離網底25~35 cm高),圍欄的上面放一頂蓋,使圍欄的高度50~60 cm(根據鵝的大小,鵝站在裡面不能隨意伸頭為宜),每個小欄都裝滿鵝,以限制鵝的活動。每天喂3 -4次(晚上加喂1次),隨意採食,吃飽不吃為止,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飼料參考配方為:玉米55%、米糠27%、豆粕7%、魚粉3%、礦物質新增劑1.5%、貝殼粉2%、骨粉1%、石粉3%、食鹽0.5%。 4、放牧育肥法放牧育肥法是在草原遼闊、牧草豐富、或作物收割後有大面積耕地的地區,以放牧為主對鵝進行育肥,是成本最低、最經濟實惠的育肥方法。讓放牧的鵝群儘可能的減少運動,縮短走動的距離,放牧到哪裡鵝群就在哪裡存放,這樣既可減少行走的時間,增加採食時間,又能減少能量消耗,增加育肥。放牧育肥必須規劃好、設計好行走線路和放牧時間,對放牧草地有計劃的分片、定期輪流放牧,對秋後放牧秋收地、收割後溜茬的莊稼地根據收割時間按片進行。如果草場或收割的地供鵝採食的東西不多、營養不豐富,晚上收牧後必須對鵝進行精飼料的補充,飼料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25%、魚粉6%、礦物質新增劑1.5%、貝殼粉2%、骨粉1%、石粉3%、食鹽0.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糖江米糕的正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