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銳桃bot

    如何走出貧困是一個極度複雜的難題。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想如何走出貧困。印度人口即將超過中國,然而從公開資訊都知道兩個幾乎在同一起跑線的國家,印度的發展滯後於中國,不說別的,中國的gdp是印度差不多5倍,在城市化、人均壽命、國民受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遠超印度。印度一直在摸索如何快速發展,然而多年來的家族式統治(尼赫魯甘地)和地方上遍地腐敗,使得許多政策落實不了,這是其一。其二,印度的宗教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印度有10億印度教徒、1億多穆斯林、上千萬的錫克教徒等等幾百上千種大小宗教混雜,這就對國家發展顯得不利,宗教有宗教的訴求,不同宗教還充斥著歷史仇恨(穆斯林對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仇恨印度教徒),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就是被錫克教徒守衛開槍暗殺的,她的兒子也是印度前總理的拉吉夫甘地也被泰米爾猛虎組織炸死。一連串的最高領導人遇刺凸顯出印度國內宗教和種族矛盾之尖銳。最後印度在莫迪代表的人民黨政府上臺以來經濟似乎得到了較大發展,年均增速已經超過7%,印度人對此信心滿滿,但是現代化和富裕了並不代表印度的種族、宗教矛盾得以解開。大量鄉村的赤貧人口無法適應快速的城市化發展,由於國情不同,印度這政府的政策執行力度和國家統籌回話能力遠落後於中國,這就造成越是城市化、現代化,隱藏在社會中的矛盾會急劇凸顯,縱觀印度近些年來經濟增速非常亮眼,但是這背後的兇險不可忽視。一個題外話,印度總理莫迪發跡於古吉拉特邦,任內古吉拉特邦經濟得到大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建立在其血腥的民粹主義政策下的,他大舉鎮壓邦內穆斯林,提出口號: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所以印度的發展要想脫貧還要面對無數難題。

  • 2 # DDLerror

    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發展教育,建設基礎設施,實行產業政策,打擊腐敗。但是印度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分裂的而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統一的(巴基斯坦比臺灣大多了),歷史遺留問題一大堆(種姓制度等等),我看除非再來一場自下而上的大革命否則很難根除(尼赫魯的威望也許能幹成上述事情,但因為中印戰爭大敗啥都沒了)。現在中國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是很好的機會,就看莫迪能不能在發展中慢慢解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僅指經濟)了。不過未來中國或者美國不會給它更高的機會了(印度作為以後的人口第一大國潛力比中國還大),把美國現在對中國的一套用在印度身上它能受得住嗎?以後大概是世界工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科比和拉里·喬·伯德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