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見電影院的遠叔叔
-
2 # 保險大家庭歡迎每個人
一,只是幸福,怎麼都行
二,有位名人說過,如果我們從80歲往下活,我們每個人都會幸福很多,但是不能,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每天幸福快樂。
-
3 # 大雨看天下
感謝提問,筆者希望假如哥哥還活著,希望他能過上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張國榮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樂於助人,有情有義,這在娛樂圈是很少見的,他幫助過許多人,張衛健還沒正式出道的時候就曾得到張國榮的幫助,他們倆都姓張,張國榮格外地照顧這個弟弟;古天樂和古巨基還是新人的時候就受到張國榮多次的提攜,讓他們更有機會展現自己,並預言雙古會是娛樂圈的佼佼者;梅豔芳受到黑道的威脅時,張國榮也挺身而出為她出頭……這些例子真的數不勝數了。
張國榮非常有才氣,但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他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他的歌聲永遠那麼深邃,讓人覺得深不可測,每當我們陶醉在他的歌聲裡的時候,總覺得他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的歌聲中充滿了故事,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他我行我素不拘小節,他曾跟趙文卓說;“你的性格不適合在娛樂圈”。但是其實說的也是他自己,他在自己的演唱會中以長髮造型示人,引來了無數媒體對他的狂轟濫炸,此後對他更是百般的詆譭,他也因此而抑鬱,直到2003年4月1日那天……
如果他是個普通人該有多好,一個好人不應該這麼短命,不應該會有這樣的結局,他若只是一個普通人就不會受到這些詆譭汙衊,他可以安安穩穩地生活,簡簡單單的做一個好人就可以了。如果他是一個明星,那麼就當一個普普通通的明星就好了,為什麼要這麼特立獨行?要知道那些八卦媒體是沒有底線的。
永遠懷念哥哥,希望你能在另一個世界不會再痛苦,希望你來生做一個普通人。
一本正經小叔叔來回答這個問題一本正經的
=====
張國榮在自殺之後,其實有很多的猜想,他為什麼選擇這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他生前的最後一個階段,到底經歷了什麼?甚至有人還在猜測張國榮是不是沒死?還有人在傳言說在什麼什麼地方,世界的某個角落看到了張國榮......其實,張國榮的問題並不是出在他拍攝最後一部電影之後,張國榮拍的最後一部電影叫《異度空間》,這部電影中張國榮成功演繹了精神分裂的狀態,按照張國榮對錶演的理解,張國榮的要求是:演什麼不僅要像什麼,而應該是什麼。所以按照這種設定張國榮入戲一定很深,但是一名職業的演員應該學會出戲。
所以我覺得張國榮選擇用跳樓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並不是無法齣戲,而是對當時他自己的生活狀態極度不滿意,或者說沒有追求吧。
我記得張國榮在生前接受採訪的時候,準確的說,應該是他第二次引退之後,他在香港的一家五星級酒店接受媒體採訪,他抽著煙不作聲,忽然問採訪他的雜誌記者。你們知不知道人一輩子每天都住五星級酒店大概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的提出讓在場的所有記者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有些錯愕,當然這是一道數學題,大家也沒有快速地算出來。很顯然張國榮不是要問一個答案,而是要給出一個答案。張國榮說,我算過這道題,我已經賺到這些錢了。
張國榮在演藝生涯的後半程,準確的說是《霸王別姬》之後,曾經不止一次地和媒體和身邊的朋友和至親至近的人表達過自己對現有狀態的不滿意,對未來生活的缺乏追求和目標,以及對很多人和事兒的消極態度。甚至有人會覺得張國榮的性格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看,一個如此知名的演員多次選擇離開演藝圈,回到演藝圈,再離開再回來,最終選擇用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就說明他經常把自己處在一個矛盾的狀態當中。所以說,如果張國榮當時沒有自殺,他應該是會以這種方式繼續存在在演藝圈裡,應該會和現在的王非差不多。
你要求他穩定的活在演藝圈裡,像劉德華一樣不斷有作品呈現給世人,像張學友一樣,每年還會開很多的演唱會,呈現一個健康的形象給歌迷,或者像梁朝偉一樣,自在的生活想喂鴿子就去喂鴿子可能性太小。
張國榮的瘋魔就體現在他對自己的人生的控制慾望,想走就走想來就來,走了你也忘不了,回來世界還是他的。
這就是張國榮。
小叔叔回答完畢,不知道說到你心裡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