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眩暈是因機體空間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調所產生的自我感覺,是一種運動性錯覺。“真性眩暈”有明顯的自身或他物旋轉感或傾倒感,呈陣發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調(指物偏斜、站立不穩或傾倒)和植物神經症狀(面色蒼白、噁心、出汗、血壓脈搏改變等);“假性眩暈”(昏暈)為自身或外物的晃動不穩感,常較持續,但也可為陣發性,伴發症狀較輕或不顯,外物紛雜時症狀加重。“動”的感覺是其和“頭昏”的鑑別標誌。病因1.腦血管病:如腦動脈硬化、後下小腦動脈血栓、小腦出血、椎-基底動脈短暫缺血發作等。2.佔位性病變:上述部位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以及其他部位的腫物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導致上述腦組織的移位、水腫等,也可引起眩暈。3.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如延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遺傳性共濟失調等。4.炎症:如腦幹腦炎等。症狀一、前庭周圍性眩暈 均為真性眩暈,一般均有眼震和前庭功能改變。1.內耳病變(耳源性眩暈):除眩暈、眼震和前庭功能改變外,伴有耳鳴和聽力減退,多為單側性。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徵。(1)美尼爾病:耳鳴和聽力減退呈波動性,即間歇期可恢復,但發作愈多恢復愈差(偶有一次發作後幾成全聾者)。(2)急性迷路炎:見於中耳炎或迷路手術後。鼓膜穿孔後症狀加重。(3)內耳損傷。(4)鼓膜內陷或受壓:(5)耳石和前庭終未感受器病變:表現為“變位性眩暈”。2.前庭神經病變:①藥物中毒。②小腦橋腦角腫瘤或蛛網膜炎。③前庭神經外傷,症狀同前庭出血,但少見。3.前庭神經元炎:無聽力改變,僅有前庭神經症狀。常在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後發病,或有頭部慢性感染灶。有時呈小流行,數目自愈,且少有復發。二、前庭中樞性眩暈:為腦幹、小腦或頂顳葉病變引起。1.腦血管病:眩暈同時伴有閃輝、複視、視物變形、顏面和肢體麻木感、頭痛、暈厥、猝倒等其他VB-TIA症狀。2.佔位性病變:上述部位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也可引起眩暈。3.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如延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遺傳性共濟失調等。4.炎症:如腦幹腦炎等。三、眼源性眩暈。一般為假性眩暈(視動性眩暈例外),在注視外物時加重,閉眼或閉一眼後症狀消失(先天性眼震例外),無前庭型眼震。四、本體感覺性眩暈。為假性眩暈,伴有肢體深感覺減退,感覺性共濟失調和肌張力減退等。五、全身疾患引起的眩暈。六、精神性眩暈。檢查有了初步的病因判斷後,再進行相應的體檢和實驗室檢查。體檢重點為前庭功能、聽力、神經系統檢查和心血管系統檢查。治療一、病因治療。二、一般治療:靜臥,避免聲光刺激,解除精神緊張等。三、藥物對症治療:(一)吩噻嗪類:氯丙嗪、甲哌氯丙嗪。(二)抗組織胺類:非那根、美其敏等。(三)莨菪類:阿托品、氫嗅酸莨菪鹼、654-2等。(四)其他:眩暈停,合理補液基礎上短期少量脫水等。四、手術治療:內耳病變聽力已喪失而久治不愈者,可行迷路破壞手術或前庭神經切斷術。
概述眩暈是因機體空間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調所產生的自我感覺,是一種運動性錯覺。“真性眩暈”有明顯的自身或他物旋轉感或傾倒感,呈陣發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調(指物偏斜、站立不穩或傾倒)和植物神經症狀(面色蒼白、噁心、出汗、血壓脈搏改變等);“假性眩暈”(昏暈)為自身或外物的晃動不穩感,常較持續,但也可為陣發性,伴發症狀較輕或不顯,外物紛雜時症狀加重。“動”的感覺是其和“頭昏”的鑑別標誌。病因1.腦血管病:如腦動脈硬化、後下小腦動脈血栓、小腦出血、椎-基底動脈短暫缺血發作等。2.佔位性病變:上述部位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以及其他部位的腫物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導致上述腦組織的移位、水腫等,也可引起眩暈。3.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如延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遺傳性共濟失調等。4.炎症:如腦幹腦炎等。症狀一、前庭周圍性眩暈 均為真性眩暈,一般均有眼震和前庭功能改變。1.內耳病變(耳源性眩暈):除眩暈、眼震和前庭功能改變外,伴有耳鳴和聽力減退,多為單側性。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徵。(1)美尼爾病:耳鳴和聽力減退呈波動性,即間歇期可恢復,但發作愈多恢復愈差(偶有一次發作後幾成全聾者)。(2)急性迷路炎:見於中耳炎或迷路手術後。鼓膜穿孔後症狀加重。(3)內耳損傷。(4)鼓膜內陷或受壓:(5)耳石和前庭終未感受器病變:表現為“變位性眩暈”。2.前庭神經病變:①藥物中毒。②小腦橋腦角腫瘤或蛛網膜炎。③前庭神經外傷,症狀同前庭出血,但少見。3.前庭神經元炎:無聽力改變,僅有前庭神經症狀。常在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後發病,或有頭部慢性感染灶。有時呈小流行,數目自愈,且少有復發。二、前庭中樞性眩暈:為腦幹、小腦或頂顳葉病變引起。1.腦血管病:眩暈同時伴有閃輝、複視、視物變形、顏面和肢體麻木感、頭痛、暈厥、猝倒等其他VB-TIA症狀。2.佔位性病變:上述部位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也可引起眩暈。3.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如延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遺傳性共濟失調等。4.炎症:如腦幹腦炎等。三、眼源性眩暈。一般為假性眩暈(視動性眩暈例外),在注視外物時加重,閉眼或閉一眼後症狀消失(先天性眼震例外),無前庭型眼震。四、本體感覺性眩暈。為假性眩暈,伴有肢體深感覺減退,感覺性共濟失調和肌張力減退等。五、全身疾患引起的眩暈。六、精神性眩暈。檢查有了初步的病因判斷後,再進行相應的體檢和實驗室檢查。體檢重點為前庭功能、聽力、神經系統檢查和心血管系統檢查。治療一、病因治療。二、一般治療:靜臥,避免聲光刺激,解除精神緊張等。三、藥物對症治療:(一)吩噻嗪類:氯丙嗪、甲哌氯丙嗪。(二)抗組織胺類:非那根、美其敏等。(三)莨菪類:阿托品、氫嗅酸莨菪鹼、654-2等。(四)其他:眩暈停,合理補液基礎上短期少量脫水等。四、手術治療:內耳病變聽力已喪失而久治不愈者,可行迷路破壞手術或前庭神經切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