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會雜談】觀點:問題本身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以自己所學給題主做一下淺顯的解答。總體應對措施屬於《審計》科目中風險應對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的內容。
1、總體應對措施的內容
註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包括:
(1).向專案組強調保持職業懷疑的必要性;
(2).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導;
(4).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式時融入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因素;
(5).對擬實施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範圍做出總體修改,如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審計程式,或修改審計程式的性質以獲取更具說服力的審計證據。
2、控制環境對總體應對措施的影響
(1).註冊會計師對控制環境的瞭解影響其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從而影響所採取的總體應對措施。
(2).有效的控制環境可以增強註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信心和對被審計單位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的信賴程度。例如,如果控制環境有效,註冊會計師可以在期中而非期末實施某些審計程式;如果控制環境存在缺陷,則產生相反的影響。
(3).為應對控制環境的缺陷,註冊會計師可以採取的措施(即對擬實施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範圍做出總體修改)如下:
A、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式;
B、透過實施實質性程式獲取更廣泛的審計證據;
C、增加擬納入審計範圍的經營地點的數量。
1、針對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一)在分派和督導專案組成員時,考慮承擔重要業務職責的專案組成員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並考慮由於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二)評價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特別是涉及主觀計量和複雜交易的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層透過操縱利潤對財務資訊作出虛假報告;
(三)在選擇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範圍時,增加審計程式的不可預見性。
2、針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審計程式)
(一)改變擬定審計程式的“性質”,以獲取更為可靠、相關的審計證據,或獲取其他佐證性資訊,包括更加重視實地觀察或檢查,在實施函證程式時改變常規函證的內容,詢問被審計單位的非財務人員等。
(二)改變實質性程式的“時間”,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式,或針對本期較早時間發生的交易事項或貫穿於整個本期的交易事項實施測試。
(三)改變審計程式的“範圍”,包括擴大樣本規模,採用更詳細的資料實施分析程式等。
針對管理層凌駕於控制之上的風險實施的程式
3、管理層凌駕於控制之上的風險屬於特別風險,針對該特別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審計程式)
(一)調整專案:測試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作出的會計分錄以及編制財務報表過程中作出的其他調整是否適當。
(二)會計估計:複核會計估計是否存在偏向,並評價產生這種偏向的環境是否表明存在由於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三)異常交易:對於超出被審計單位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或基於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瞭解以及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其他資訊而顯得異常的重大交易,評價其商業理由(或缺乏商業理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從事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對財務資訊作出虛假報告或掩蓋侵佔資產的行為。
以上列舉部分風險應對的總體應對措施,題主可以在詳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一一列舉,對以後考試、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稅會雜談】觀點:問題本身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以自己所學給題主做一下淺顯的解答。總體應對措施屬於《審計》科目中風險應對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的內容。
總體應對措施總的方向體系給審計做了一個框架的指導思路,下面我們先闡述一下總體應對措施一些相關內容:1、總體應對措施的內容
註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包括:
(1).向專案組強調保持職業懷疑的必要性;
(2).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導;
(4).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式時融入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因素;
(5).對擬實施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範圍做出總體修改,如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審計程式,或修改審計程式的性質以獲取更具說服力的審計證據。
2、控制環境對總體應對措施的影響
(1).註冊會計師對控制環境的瞭解影響其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從而影響所採取的總體應對措施。
(2).有效的控制環境可以增強註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信心和對被審計單位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的信賴程度。例如,如果控制環境有效,註冊會計師可以在期中而非期末實施某些審計程式;如果控制環境存在缺陷,則產生相反的影響。
(3).為應對控制環境的缺陷,註冊會計師可以採取的措施(即對擬實施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範圍做出總體修改)如下:
A、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式;
B、透過實施實質性程式獲取更廣泛的審計證據;
C、增加擬納入審計範圍的經營地點的數量。
針對一些需特別注意的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1、針對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一)在分派和督導專案組成員時,考慮承擔重要業務職責的專案組成員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並考慮由於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二)評價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特別是涉及主觀計量和複雜交易的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層透過操縱利潤對財務資訊作出虛假報告;
(三)在選擇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範圍時,增加審計程式的不可預見性。
2、針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審計程式)
(一)改變擬定審計程式的“性質”,以獲取更為可靠、相關的審計證據,或獲取其他佐證性資訊,包括更加重視實地觀察或檢查,在實施函證程式時改變常規函證的內容,詢問被審計單位的非財務人員等。
(二)改變實質性程式的“時間”,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式,或針對本期較早時間發生的交易事項或貫穿於整個本期的交易事項實施測試。
(三)改變審計程式的“範圍”,包括擴大樣本規模,採用更詳細的資料實施分析程式等。
針對管理層凌駕於控制之上的風險實施的程式
3、管理層凌駕於控制之上的風險屬於特別風險,針對該特別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審計程式)
(一)調整專案:測試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作出的會計分錄以及編制財務報表過程中作出的其他調整是否適當。
(二)會計估計:複核會計估計是否存在偏向,並評價產生這種偏向的環境是否表明存在由於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三)異常交易:對於超出被審計單位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或基於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瞭解以及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其他資訊而顯得異常的重大交易,評價其商業理由(或缺乏商業理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從事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對財務資訊作出虛假報告或掩蓋侵佔資產的行為。
以上列舉部分風險應對的總體應對措施,題主可以在詳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一一列舉,對以後考試、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