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笑僧

    其實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該做的不是糾正,而是用利弊引導她稍微為別人著想。

    比如,她和小夥伴鬧矛盾的時候,假如錯誤在她,那麼讓她拿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賠償給人家。久而久之,她就懂了,每一次犯錯都有代價。你以自我為中心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傷害他人,否則自己一定會失去什麼。

  • 2 # 羅網電影

    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國外的家庭教育最大的差異,並不在其它,其實就在於大人是如何看待小孩子的這點上。也就是說,在觀念上,我們只把小孩當小孩看,我們所做的家庭教育也是以這個為出發點的。而國外的許多家長,則是把孩子視為有獨立選擇權,有獨立思考能力,有自主權的“大人” ,客觀上,孩子的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當然不可能完全真正跟大人一樣對待,這個"大人"意義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將孩子只當作心智未開的孩子,還是將孩子視為有獨立選擇權,有獨立思考能力,有自主權的“大人”,這就直接決定了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們的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不容置疑的灌輸式的教育;他們往往使用的是引導的教育方式。

    同時,也正因為我們只把孩子當孩子,才導致了孩子的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格。這一點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孩子只是孩子,所以他們有“特權”,所以大人要無條件的(甚至無原則)地忍讓他們。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之下,“雖然我肯定吃不掉,但我還是一定要最大的那個蘋果!”“我雖然犯錯了,可我只是個孩子,大家都會原諒我的!”“上次我就這麼幹的,這次我偏還要這個幹!”這類思想形成就太容易了,這也就是,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

    我們常見的不勝其煩的所謂的"熊孩子",根本上也是"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人格的孩子。這些孩子的一大特點就是被家長一再縱容。由於同時又缺乏”公德意識“的教育,所以即使在公共場合也會肆無忌憚地胡鬧。我一直都認為,每個”熊孩子“背後都至少有兩個(還可能是四個,六個)極度失敗的家長。

    怎麼辦呢?

    各位家長不妨先以平等的眼光,把孩子當大人來看,可以從小事開始,比如讓他們獨立地在自己小事上做出選擇,並且承擔由這個選擇所帶來的後果。在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過多地干涉,但可以適當地平等地提出建議,與此同時要鼓勵他們自己去”決策“。當孩子自己意識到”原來我跟爸爸媽媽是一樣的大人“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有一種為他人考慮的責任感

  • 3 # 問世

    12歲這個年齡已經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識,並不是三四歲的孩子,讓他去做什麼,就會乖乖的去做什麼。而且12歲的年齡也即將進入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性格養成最關鍵的時期,所以家長應加以引導。

    自我為中心就是凡事都想著自己,也希望其他人都圍繞著自己轉。那麼這樣的性格呢,是比較缺乏換位思考意識的,那麼當孩子做出了這樣一個不恰當的舉動後,家長可以將情景再現,問孩子"如果xxx這樣做了,你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呢?",一步步去引導。

    以自我為中心的出現,與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嬌生慣養,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一切圍繞著孩子轉,這就讓孩子形成一種慣性思維:身邊的人就應該圍繞著我轉,我想要什麼,就要給我什麼。這樣是不對的,廣大家長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

    12歲正是孩子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所以讓孩子多融入集體,和其他人多相處。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形成自我反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女孩子,內心不乏敏感和脆弱,家長不可採取吵罵的形式去教育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後,祝這位12歲的女孩子茁壯成長,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前進!

  • 4 # 三姐121276261

    12歲的女孩,以正式青春時期開始發育,初潮開始的年齡,她們的自我想法將帶入到不同的人群中,在這樣的視野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是每位媽媽不能忽視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女孩,做媽媽(如果媽媽不在身邊的,必須有位成人女性在身邊),要經常給她們講性別世界的一些衛生知識,鼓勱她們以極積的心態爰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快樂的度過成長的煩惱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是CBA頂級內線,哈達迪能在最近2場熱身賽拿到44分+24籃板,周琦為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