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器工坊
-
2 # 葦說歷史
明朝末期,中國從西方引進了紅夷大炮,到了清朝被改名“紅衣大炮”,這種炮在清朝一直都在造,名字越來越好聽,什麼“神威大將軍”“神武大將軍”,重量越來越重,什麼八千斤炮,一萬斤炮,可火炮的效能卻一代不如一代。
清軍入關後,以紅衣大炮破潼關,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隨即把炮口瞄向偏安一隅的南明。揚州之戰,攻守雙方都動用了火炮。清軍以紅衣大炮還擊,揚州城牆崩陷失守,史可法陣亡,南明福王政權亦隨之覆滅。
清軍又先後在揚州、嘉定、江陰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屠城,而紅衣大炮自是最大的“幫兇”。明亡後,明朝的火器大多被滿清接收。
而滿人的民族狹隘性和那種自詡優等民族的思想,讓他們依然奉行“騎射乃滿州根本”的祖訓,從而壓制了其他先進火器的研製和裝備。
太平軍出廣西,挖出當年吳三桂留下的火炮,已經在地下埋藏了兩百年了,可用起來竟然比當時清軍現役的火炮還好!為什麼兩百多年過去了,大清朝的火炮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不如明朝的呢?
滿清雖然接手了明代留下的大量火器和部分工人,但沒有繼承多少明朝的火器技術。
明代火炮設計、開花炮彈製法及先進火炮製造工藝等都已失傳。原因除了大量工匠被殺,還有幾乎所有明代研究火器技術的書籍在文字獄中都被焚燬。
雖然清朝進行了大量仿製,盛極一時,但從整體上說,清朝對紅夷大炮幾乎沒有再進行過更先進的技術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曾經輝煌過的中國古代火器在明朝滅亡的那一刻也同時停下了前進的腳步。火炮的製造工藝開始遠遠落後於西方。
那麼,滿清的造炮手藝如何呢?請看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民族英雄關天培的見聞:
在1835年,關天培為改善虎門炮臺的防禦態勢,新造大炮四十門。在試放檢驗新炮效能時,竟然炸膛10們!另有5們新炮存在其他問題。關天培在檢驗炸裂的火炮史發現:
“碎鐵渣滓過多,膛內高低不平,更有孔眼”,其中有一孔洞,能“貯水四碗”!這就是滿清一代造炮的手藝!
鴉片戰爭爆發前,東南沿海地區為加強海防,按照祖宗的老法式趕造了一些大炮,其技術水平和質量,明顯還不如乾隆、康熙時期。
然而,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不是武器,而是人。
美華人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和弗蘭克·薩奈羅在《鴉片戰爭——一個帝國的沉迷和另一個帝國的墮落》中提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當(英)艦突破虎門要塞,沿江北上,開向馬烏勇(炮臺時),(珠)江兩岸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平靜地觀看自己的朝廷軍隊與我軍(英軍)的戰事,好像觀看兩個不相干的人爭鬥。”
後來,清政府實在是被列強打痛了,開始建設新軍、改良武器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中日甲午海戰,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相比,明明佔據了“堅船利炮”的優勢,到頭來,還是給人家打得屁滾尿流。
回覆列表
我要說明一下,大明的火器並沒有吹的那麼神乎其神(再吹加特林都出來了),而大清的火器也沒有說的那麼弱,和明代相比,清軍的火器裝備率更高,規格更強,製備更精緻。
清朝對明朝火器的繼承,是採取著批判態度的。像什麼三眼銃這些亂七八糟的火門槍一律遭到了淘汰,除了火繩槍和大炮,很多概念性武器比如迅雷銃啊、掣電銃啊、神火飛鴉啊都被摒棄了。從順治到康熙,滿清的朝廷還是很重視傳教士的作用,尤其是在武器改進方面,幾乎對傳教士言聽計從。康熙年間的三種型號的紅衣大炮就是採用南懷仁的建議化得規格。即使從乾隆之後中國的軍備比歐洲全面落後了,清軍還是以火器裝備為主,在1841年中英廈門之戰時,英軍就曾和列隊的清軍火槍手對射,只不過是清軍在射程和氣勢上都不行罷了。
至於水雷地雷什麼的,威力其實不大,自犯鋼火輪雖說能炸個人仰馬翻,但是安置和製作都比較麻煩,明朝過後慢慢失傳也是沒毛病的。至於水雷,清軍一開始沒有水師,施琅建立之後也是一直用大炮,康熙中期之後大清水師再次荒廢,水上武器失傳也很正常。
至於大炮,清軍的大炮要比明軍的現今不少,而規格明確。用途也是分化明確,比如岸防炮、城防炮、野戰炮,這點真心比明朝做得好。所以所謂的清軍不重視火器,全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