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是越大越不聽話,以前說幾句就好使,不敢作了,但是現在大了翅膀硬了,就是打他都不聽話,真的是太氣人了,怎麼辦呀?
13
回覆列表
  • 1 # 鄉村教育觀察

    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問題。建議:1、用溫和代替粗暴,用鼓勵代替打罵.儘量剋制情緒,改掉不自覺打罵孩子的習慣.透過情緒的學習和管理,調整心態、變得柔軟、變得平和.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溫暖和愛意,才能讓孩子發生改變.

    2、透過多種方式瞭解孩子的現狀和內心需求,如果存在情緒、學習等方面的問題,要堅持正面引導,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期最好不要用過激的言語批評指責。

    3、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生活. 在適當的時候,家長必須要學會試著放手,給予孩子一些獨立的空間.這樣孩子的學習效率反而可以得到提高.

  • 2 # 鵜鶘心理

    孩子是不是越打越叛逆,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思考。作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工作者,在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對題主的教養方式產生了質疑,從問題可以看出,題主認為透過打孩子的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我對這一點是不贊同的。回到問題上來,我認為打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極有可能會事與願違,越打越叛逆。

    第一: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角度講,孩子透過模仿學習習得行為方式,父母採取暴力的行為來解決問題,無形中會影響孩子,讓他們模仿並習得這種方式,叛逆其實認為是一種被動攻擊行為行為。

    第二: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勵孩子表達自我想法和情緒感受,父母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才是恰當的方式。對於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尤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去引導孩子。

  • 3 # 成長悅讀家

    感謝提問,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

    打孩子會讓孩子造成跟家長一樣的情緒化心理,因此越打越叛逆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由於孩子的不聽話而生氣打孩子,這種極端情緒也會傳達給孩子,因此孩子在收到刺激以後也會做出相應的過激反映。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脆弱,甚至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候都缺乏安全感。

    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規則感會是更明智的做法

    對孩子最好的管教方法是讓他建立起規則感,沒有規矩則不能成方圓。打孩子其實很多時候是毫無徵兆,隨手就來的。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一些約定好的任務,那必須要給予一定的懲罰,但是這個最好也是事先約定好的,經常這樣做就能幫孩子養成一定的規則感。而透過“打孩子”來讓孩子乖乖就範,其實是自己在破壞這種規則感的建立。

  • 4 # 媽媽充電屋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個叛逆期:

    第一個階段,孩子3-4歲左右的時候,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提高,對“自我”有了較深的理解,進入第一逆反期。孩子會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這階段,孩子主要是反抗父母,想提高自主性。

    第二個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14歲左右是叛逆的高峰期。這階段,孩子會以“成人”自居,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想要擺脫監護人的控制。孩子會想要自由,想要自主權,對自己的控制權。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這兩個叛逆期是都存在的。但父母的應對方式,卻決定著孩子能否順利度過這兩個階段。更甚至,如果父母足夠的尊重孩子,孩子可能都不會出現叛逆期。

    從這個方面看,孩子真的可能越打越叛逆。

    我是不贊成打孩子的,不管孩子是3歲,還是13歲,我都不認為打孩子是好方法。

    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首先要自我反省一下,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自己的話?這些話不聽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些規則,涉及到原則問題的,家長要堅守底線。但如何實現,可以讓孩子自己參與決定。

    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吃什麼穿什麼,時間大致怎麼安排,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一些事情,讓孩子體會到當家做主的感覺。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家長想要的太多,包辦的太多,管的太多。我們想讓孩子完全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我們想要改變孩子,所以才會有很多的煩惱。其實不只是孩子,想要改變別人,都會帶來痛苦。

    尊重別人,改變自己,影響別人,才能更好的保持親密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祖殺了禰衡後,當時及後世的人都是怎樣評價他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