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星大偵探皮卡丘

    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至少對於有些人來說,“給走投還有路的的人捐款”,大抵不是蠢的。

    一種奇怪的觀感從一開始就有。

    當羅胖說出:“我就捐過呀,然後我覺得自己挺偉大的呀。”就開始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當黃磊老師在說:“善意這件事情,你不能思考迴應,否則那就不是善”的時候,我大概知道那感覺是什麼了。

    那種感覺就是,實質上他並不在乎這筆錢。

    用一筆自己並不在乎的錢,換來自己“善”的觀感。這等於是在購買一種體驗,還是馬斯洛需求層級中最高階的需求。

    哪裡蠢了,這是最精明的。

    ---------------------------------------------------------------------------------------------

    我媽大概在十多年前就是我們當地公益活動的志願者。後來家裡生活變好,也開始逐漸大額地捐錢。因為工作也逐漸沒有那麼繁忙,她幾乎一半的時間都放在做公益慈善上。拿過市裡頒發的好人,算是官方的“好人卡”吧。

    她是那種自己對待自己摳門至極的人,因為曾經窮過,把錢看得比啥都重。吃個飯看個賬單200塊就“哇,這麼貴啊”,買衣服也是。記得最初QQ裡標籤剛流行的時候,家裡的小孩兒給她的標籤就是“摳門”。

    就是這麼一個人,捐錢給小孩兒上學,捐錢給孤寡老人,給重病患者,等等等等。還要花上大把的時間去考什麼心理諮詢師給小孩兒或者戒毒所的人做心理輔導。

    假如她有一天發現她捐出去的錢給人拿去,像黃老師說的,“泡妞去了”。想象一下她的反應。會是“沒有關係“的反應嗎?

    或者說她把錢捐給了有好幾套房子的羅爾呢?

    ---------------------------------------------------------------------------------------------

    話說回來,“ 給“走投還有路”的人捐款,是不是蠢? ”至少對於黃老師和羅胖來說,恐怕是不蠢的。

    因為善的成本低,那也就無所謂蠢。

    這件事不是惡,一定不是惡,但是確實是一個低成本的善。

    ---------------------------------------------------------------------------------------------

    善這個東西,我還是希望是有高低的,否則我會覺得我媽,怎麼說,“有點兒蠢”。

    因為黃老師可說了,這事兒你想了,可就不是善了。看看黃老師,啊,好男人,家庭美滿。看看你,婚姻不幸,兒子叛逆。

    但是她未必會在乎就是。

    ---------------------------------------------------------------------------------------------

    其實我是和黃老師一樣的“精明人”。

    我媽有時候我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但是我也不是那種傻白甜,覺得她是無私奉獻。我相信世界上沒有所謂“無私”的,她一定是得到什麼心靈上的慰藉之類。

    主要是黃老師那句:“善意這件事情,你不能思考迴應,否則那就不是善。”聽著太刺耳。這要是玩狼人殺,活不過第一天。

    所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鍵時刻再增底氣!渤海現億噸大油田,中國或將迎來黃金髮展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