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礎數學教研
-
2 # 老黃老師
這個不用懷疑,搞科研累。
確實,二者可能都很忙,高中老師有時候要加班到很晚,身體很辛苦。但我知道,他們心並不累。高中大綱幾乎幾十年不變,日以繼夜反反覆覆,已經不需要什麼教材就可以脫口而出,口如懸河了。熟練工種吧
但科研呢?看文獻累寫論文累,申請專案累開會累報銷經費累結題累,評職稱累戴帽子累聘期累。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真是沒完沒了
-
3 # WILLSON39
都累,但累的形式不同,更因各人學科、職責負擔、興趣等的不同而不同。個人認為,以一個前沿學科(如生命科學、電子科學、材料科學等)的專案負責人與一個高中主科(如語文、數學)教研組組長或班主任相比的話,搞科學研究的要更累。
科學研究的本質是探索創新、攻克難關,其形式是要參與國際前沿的激烈競爭,故而需只爭朝夕研究工作從專案申報、評審,到人員、材料組織管理,經實驗、分析、總結,到論文撰寫、成果申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特別是實驗工作(如很多生命科學實驗),有些階段不能停、不能等,往往需要專心致志、持續不斷的堅持,最多隻能是大家輪換休息一下。有些理論性的、或專利性的專案,你落後一天可能就意味著百忙一陣。特別是幾個專案同時開展時更是辛苦,以我來說,那時除了外出交流活動可以休閒一下,二十多年間基本上就沒有休過正常的節假日和公休、年假。
但科研工作往往能在身心疲憊中找到精神上的快樂和滿足,尤其是當你攻克了一個難關、進入了一個新世界、發現了一個規律的時候。所以,前沿的科研工作並不枯燥,而是苦中有樂。
教師的本質是教學互動,其形式是參與內部和周邊的競賽,只要比別人強就行,也無需結果一致教師的累,主要在於與學生互動中的備課、講授、解答、批改作業等工作的繁重及其心理上的疲憊。但好在教師一年有兩個假期。
-
4 # 江南漁夫
很簡單一個因素,中學老師教的是已知的知識,科研探索的是未知的領域,後者面臨全盤失敗的可能,而前者不需要面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科研的心理壓力更大。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叫:難!
但是呢,高中老師面臨著繁重的工作壓力。要知道中學老師可不止平時上幾次課這麼點工作量,還有備課、佈置作業、批改作業、準備大小測驗考試、批改試卷、分析學生的水平及問題,很多還有教研組的討論交流等等。行政上還要完成一些書面報告還有教師績效考核等等,有時候還要迎接外部的交流公開課等等等等。另外評職稱等也要求中學老師要發表論文,好了也得憋課題攢資料積累案例等等,不發論文職稱都升不上去。
然後對高中老師最大的考驗就是學生的成績,有學校內部班級之間的橫向比較,還有跟其他學校的橫向比較,還有歷年來成績的縱向比較,最後的終極考驗當然是高考成績。你不用心教怎麼出得來成績?有的青年骨幹教師還充滿了激情的選拔學生去參加興趣班然後參加競賽,要是帶出國家一等獎就牛了,如果能搞塊奧林匹克金牌就更牛了,我們當年低兩屆的化學老師就是這麼變成了特級教師。
所以中學老師可以用一個字形容:繁,或者煩!當然科研工作者要想提升自己,當學術帶頭人也很煩,申報專案、申請經費、定期寫彙報、專案結題、應付專家驗收等等,哪一道不是個關卡。申請不到經費搞屁個科研!
好了,最後結論是:都很累~
回覆列表
首先,我的回答你別生氣啊,不是針對你!可是,談到“累不累”?這種思想註定了你“不適合搞科研”。搞科研,是靠“興趣”驅動你的,只有一個對於你搞的科研專案“有極大熱情”的人才能在科研領域“越走越寬闊”,否則就會“越來越喪失信念”,所以,透過觀看你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你不適合搞科研,你應該選擇你感興趣的工作,至於“當高中老師”,其實對於我們這個民族的貢獻同樣很大,搞科研,僅僅是在某一個領域做出成績,但“當老師”可以培養出千千萬萬個“科研人員”,那可是“老師中的老師”,所以,當老師累不累?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如果你很偉大,你可能會夜以繼日的思考怎樣提高教學方法,這樣會很累!可是你會很滿足。如果你抱著“混日子的態度當老師”也可以,別人也無權說你什麼,那你會很清閒。隨你的便,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