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ndy

    朱元璋的兒子當中,最像自己的是燕王朱棣。他知道朱棣能力強且心狠手辣,派他去燕地守國門最合適不過。但朱棣不是朱元璋心目中合適的接班人。

    第一,朱棣不是嫡子。

    儘管朱棣篡位成功,在史書上大寫特寫自己的母親是馬皇后。但種種歷史證據表明,朱棣的生母身份並不高貴,有可能是小國的公主,甚至只是宮女。朱元璋和馬皇后感情深厚,而且嫡子關乎正統,所以朱元璋壓根沒有動過傳位給朱棣的想法。

    第二,朱元璋要穩固江山。

    朱元璋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在位時,為了鞏固江山,不惜大開殺戒。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十幾萬人命喪黃泉。他也知道,重刑之下,國基不穩。要想長治久安,還是要實行仁政。太子朱標死後,把皇位傳給皇孫朱允炆,既是對自己多年來殺伐過重的檢討,也是為江山永固的戰略考量。而朱棣戾氣太重,如果他當皇帝,仍免不了生靈塗炭。朱棣登基後,殺人如麻,滅十族的事也常有。

    由上述兩點可以看出,朱棣絕不是朱元璋心中的皇位理想人選。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對於朱棣的篡位,除了狠狠的罵一頓不肖子之外,恐怕還得感嘆:天命不可違也。

    也就是說老朱家的明王朝氣數有限,很可能周癲當時給他算過。朱元璋不信邪,非要傳位給皇孫朱允炆。但人算不如天算,朱棣出來一折騰,明朝還是超不過276年。

    總結一句話:奉天承運是朱元璋發明的,如果他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只能含笑九泉了。

  • 2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歷史最怕假設,一假設就剎不住車。而歷史又喜歡猜測,猜測又產生假設。

    1、假設朱元璋真如一部分人所說算準了朱棣要篡位並且能成功那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所擔心的是自己的孫子能否安全按著自己的安排逃離成功,他不必擔心朱棣的統治,這些孩子中朱棣是像他的。

    2、假設朱元璋沒有料到朱棣會無視自己的《皇明祖訓》,竟然公然謀反。他肯定會憤怒,這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朱元璋是喜歡個人權威的,尤其願意樹立皇家權威,自己傳位給孫子,但是被兒子給篡改了。但是他又是現實的,做皇帝要一切以時間和條件為轉移,這樣的話他可能會想:無論是誰當,都是大明的江山,都是老朱家的天下。孫子被兒子篡位,說明孫子沒本事,篡了也罷。但是作為一個爺爺,肯定會心疼自己的孫子,擔心自己孫子的安危,俗話說的隔輩親嘛。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交流指正!

  • 3 # 掌錦衣事_陸炳

    他是父親,更是皇帝,我從來不覺得朱元璋心中朱棣才是理想接班人,相反,建文帝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大明初立,二世之君不需要雄才大略,要的是守成守文,積蓄國力,畢竟唐太宗是不可複製的!實際上朱棣駕崩時的大明帝國,盛世之下危機四伏,甚至是岌岌可危。仁宣兩朝就是在給他擦屁股,說白了,再走一回建文帝的治國之路。這也註定了大明沒有所謂鼎盛,而且朱棣的暴虐也給大明留下了深深陰影。

  • 4 # 鋒楓2016

    皇位自然是能者居之!朱元璋何嘗不知道。雖然他傳位於朱允文,但皇太孫畢竟太年輕,性格過於仁弱。繼位之後如何能震攝滿朝驕兵悍將,野心勃勃手握重兵的皇子們。朱元璋以霹靂雷霆手段處置了與自己打天下,征戰多年的淮西兄弟,。對手握重兵的皇子們卻放任不管。而這些皇子們以駐守燕京,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實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朱棣與朱元璋性格最像,朱元璋最喜歡這個兒子,曾想傳位於此子。以齊泰,黃子澄為首文官集團以傳承千年的嫡長子繼承百般阻撓。朱元璋只能作罷,立朱允文為皇太孫,令藩王們三年內不得復京奔喪。但也為皇子們留下了“皇帝身邊有奸臣時可以起兵靖難”。這也成為日後朱棣造反起兵的藉口。

    這一切朱元璋未必不會料到。朕的江山需要由最強的人來繼承,朱元璋肯定這樣想。朱允文能守得住江山當然好,守不住的話就有由朱姓中最強的人來守。當然,對這個他最疼愛的孫子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四年之後,燕王朱棣在攻破南京之際。太監顫顫巍巍地遞上老皇帝留給建文帝最後的遺詔“傻小子,沒聽朕的話好好處置你四叔吧!你四叔已經快打到宮門口了吧?……還是穿了你皇爺爺當和尚時留下的僧袍,從宮裡秘道逃命去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後臀部下方肌肉痠痛,這是怎麼引起的?如何才能避免產生這種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