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天不讀書

    《好好愛自己》/素黑

    我只是說這本書嗷,不說作者。

    某網下單買的。

    內容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

    沒有上文和下文,沒有論證,沒有解釋。

    估計書名也是編輯和出版社擬的。

  • 2 # 英子1164

    自從2017年購買了好手機,愛不釋手,每天資訊都看不完。

    以前還愛逛新華書店、舊書店買書看書,或看報紙,或到圖書館看書看報。現在這些愛好逐漸消失了。

    至於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書,肯定也誤買過幾本,時間已長,許多書都束之高閣,哪裡還記得書名啊!

  • 3 # 羽木先生手札

    一本書既然能出版,自有它的道理。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書好不好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學識不同,閱讀習慣也不同,有的人喜歡看小說,對於專業類書籍可能就覺得枯燥;有的人喜歡看愛看散文,就會覺得科幻類小說毫無文學性;有的人愛看繪本,看到字太多的書就覺得犯困。其實每本書也只能滿足某部分適合日閱讀習慣的讀者,就像我們不能奢求一個人能討所有人喜歡一樣,即使慈眉善目的一個人,在某些人眼中會覺得是笑裡藏刀。

    不過非要我說的話,我姑且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先說明一下,我個人是喜歡看文學類的書籍,像名著、散文,還有歷史相關的書籍,其他書也都會看。喜歡買書,倒是什麼書都會買,看到書名或者封面好看的書就會買。可能是因為學過設計落下的一個毛病。買來之後真的會發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如,有幾本關於“拖延症”的,具體名字忘了,就是在那邊寫小故事和一些中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沒有一點實際用處,至於邏輯、結構、文學性就更不要提了。個人認為大部分心靈雞湯類的書,還有打著什麼“小確幸”、“治癒系”之類的書都空有其表,看完兩三本以後,會發現所有這型別的書都一個套路。有幾個前兩年還特別火的“作家”,出了基本類似的書,我實在不明白火的因由,更像在瘋狂出書圈錢,然而買單的人還不少,為求自保,我就不說具體名姓了。

    這兩年是自媒體、短影片火了,相關的書也多了,不過大部分也是金玉其外的,看完整本書,不知所言。之前買過一本“流量池”,看名字好高大尚,封面設計得也很不錯。結果,同樣不知道編者要表達什麼,前面一大堆很膚淺的論述,然後扯了太多跟流量毫無關係的東西。而且這類書都是近兩年出版,都是硬板的外皮,封面都很有設計感,價格也都不便宜,實際上內容完全對不起價格。

    最後說一本是最近買的,因為做一個方案需要參考書買了一本“中國城市密碼”,價格也挺高的,名字很霸氣,一個外華人寫的。實際上,我真的不想評論太多,畢竟如果放在城市規劃的類目下,還是一本可以參考一下的書。不過取了這個書名,多少有點駕馭不住,寫得太膚淺了,根本就不懂得中國的文化核心,然後在那裡強行解釋,寫的大部分是表面看到的東西,密碼呢?你倒是解密啊。

    這種敗絮其中的書太多了,我也只是說幾個最近的例子,以前的買完翻完丟了也就忘了。好書值得記,不好的書,誰記得住啊!

  • 4 # 采詩人

    我買的書當中,比較差的有以下這些:

    ♥外國名著

    莫泊桑《漂亮朋友》

    哈代《苔絲》

    傑克倫敦《熱愛生命》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略薩《胡利亞姨媽與作家》

    ♥中國小說

    馮夢龍、淩濛初《三言二拍》

    巴金《霧雨電》

    韓少功《中國好小說.韓少功》

    路遙《平凡的世界》

    劉慶邦《神木》

    鐵凝《無雨之城》

    畢飛宇《推拿》

    李洱《應物兄》

    ♥詩歌類

    冰心等《繁星.春水.白紗巾》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席慕蓉《七里香》

    張新泉《微語.情詩》

    ♥散文類

    錢理群等《另一種散文》

    羅蘭《寄給飄落》

    ♥文化類

    《大美中國系列》共五本:

    魏晉卷、唐代卷、兩宋卷、元明卷、清代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貧血且血小板少,該怎麼治療,可以服用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