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拉斯特的陽光

    魯迅筆下《社戲》中人物雙喜,為人機敏、活潑、懂事、善解人意 。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

    他心細如髮,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

    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

    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

    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於為他人著想。

    《社戲》這篇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

    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擴充套件資料:

    《社戲》創作背景:

    《社戲》寫於1922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的戊戌變法,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華人民。

    魯迅於1902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制主義的清王朝,於1912年1日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援,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

    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小說《社戲》。

  • 2 # 迎陽而生

    雙喜在文中出現的被提及的次數較多,也是穿插在故事情節裡的線索,但是在雙喜身上,魯迅並沒有下了太多的筆墨,只是起到了一個襯托故事發展的作用。

    1.載“我”去看社戲的船是雙喜想到的——體現雙喜是聰明的。

    2.在駕船和安全的問題上是雙喜打的包票,是雙喜擔任的舵手——體現雙喜聰明、大膽、能幹、動手能力強的。

    3.當抵達趙莊開始看戲時,雙喜又為“我”介紹和解釋演員的舞臺動作——體現雙喜是善於表達的人。

    4.在歸途中偷羅漢豆一節,是雙喜考慮到先問問阿發的意見再偷,又考慮到只偷阿發一家的豆,阿發娘若發現又要哭罵的,大夥才又到六一公公地裡偷了一些;吃了豆又是雙喜考慮到細心的六一公公因少了鹽和油會發現他們的“劣跡”,最終使問題得以集中討論合力解決;當船到家時,更是雙喜報的平安——

    如此看到雙喜是一個細心周到又頑皮未脫的鄉村少年。

    5.六一公公次日的責問證明了這一點,第一個問的就是雙喜,可雙喜卻能把“偷豆”的不恥說成“請客”的高雅不說,還傲氣說“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並反而責怪六一公公嚇跑了他們的蝦——可看出雙喜的狡黠和詼諧。

    6.在整篇小說中,雙喜成了小朋友的領袖,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人物。

    雙喜也是“孩子王” ,但他的智慧、勇敢、熱情周到是個體的表現,不代表別人,只代表他雙喜自己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未都先生說過,仿血沁可以把玉放在羊腿裡三年,如果人死三年,血還會這麼新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