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陽他哦裡許諾

    類星體、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類星體最早是在1960年被發現的,它是一種新型的天體,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紅移極大。以最初發現的類星體3C48為例,如果它的紅移完全是由於多普勒效應引起的,那麼它就是在以1/3的光速(10萬公里/秒)遠離我們,這個速度遠遠大於一般的星系。而如果將它如此驚人的紅移解釋為由於宇宙膨脹引起的退行效應的話,那麼這些能夠被我們觀測到的類星體就具有極高的光度,一般的類星體光度比普通的漩渦星系(例如銀河系)大100到10000倍。

  • 2 # 心繫宇宙天地寬

    你指的應該是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取得的天文學四大發現吧。

    類星體

    類星體的英文名稱quasar來自“準恆星狀射電源”的縮寫,當射電天文學在20世紀50年代開啟時,天文學家在星系之間發現這些少量的異常天體的屬性難以解釋,當時被認定為未知物理源的射電源。類星體最初是在射電波段發現的,然而它在光學波段、紫外波段、X射線波段都有很強的輻射,射電波段的輻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觀測技術的提高,類星體的謎團才開始逐漸被揭開。現在科學界已經達成共識,類星體實際是一類活動星系核(AGN),在星系的核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黑洞的強大引力作用使星系核附近的塵埃、氣體以及一部分恆星物質圍繞在黑洞周圍,形成了一個高速旋轉的巨大吸積盤。在吸積盤內側靠近黑洞視界的地方,物質墜入黑洞併產生巨大的能量輻射,形成物質噴流。而黑洞強大的磁場又約束著這些物質噴流,使它們只能夠沿著磁軸的方向,通常是與吸積盤平面垂直的方向高速噴出。如果這些噴流剛好對著我們地球方向,就會觀測到類星體,如果視角有所不同,活動星系核則分別表現為射電星系、賽弗特星系和蠍虎BL天體。

    類星體與那些平靜的星系核的不同之處在於,類星體是年輕、活躍的星系核。由於類星體普遍有較大的紅移值,說明它們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所看到的類星體實際上是它們許多年以前的樣子,而類星體本身很可能是星系演化早期普遍經歷的一個階段,隨著星系核心附近“燃料”逐漸耗盡,類星體將會演化成普通的旋渦星系和橢圓星系。

    星際有機分子

    星際分子指存在於星際空間的無機分子和有機分子。最初人們認為在星系中的星際空間,除了恆星、行星、星雲星團之類的天體,沒有什麼別的物質。後來發現在星際空間充滿了各種微小的星際塵埃、稀薄的星際氣體、各種宇宙射線以及粒子流,上世紀60年代在星際空間發現了大量有機分子云,雲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有機分子。

    比如在在獵戶座大星雲和其他類似的分子云複合體區域都有,此後天文學家又陸續發現了更多的星際分子,其中的有機分子包括羥基、一氧化碳、氰化氫、甲醇、乙醛、丙炔腈、甲胺等等。

    脈衝中子星

    脈衝星是中子星的一種,會發射週期性脈衝訊號的緻密天體。

    1967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安東尼·休伊什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喬絲琳·貝爾·伯奈爾在檢測射電望遠鏡收到的訊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些有規律的脈衝訊號,它們的週期十分穩定,後來他們又陸續發現了數個這樣的脈衝訊號,確認這是一類新的天體,並把它命名為脈衝星。1968年有人提出脈衝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中子星具有強磁場,運動的帶電粒子發出同步輻射,形成與中子星一起轉動的射電波束,由於中子星的自轉軸和磁軸一般並不重合,每當射電波束掃過地球時,就產生一個脈衝。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微波背景又稱3K背景輻射,是大爆炸殘留的熱輻射。這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特徵與絕對溫標2.725K的黑體輻射相同,頻率屬於微波範圍。

    宇宙微波背景是觀測宇宙學的基礎,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在光學望遠鏡視野中,恆星和星系之間的空間一片漆黑,然而用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可發現微弱的背景輝光,且在各個方向上幾乎一模一樣,與任何恆星,星系或其他物件都毫無關係,這種光的電磁波譜在微波區域最強。

    1964年美國天文學家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偶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於1978年獲得諾貝爾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電影裡高射炮防空作戰中,炮彈是如何做到在飛機附近爆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