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水45516484

    具體的數字是不可能知道的,因為每天都有物種滅絕了,而有時又可以發現新物種,而以前認為巴經滅絕的的物種又會在世界某個角落裡出現

  • 2 # 想法捕手

    曾有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870萬到1萬億。

    為什麼會是870萬到1萬億?這個差距巨大的估算說明我們根本不知道,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種。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至今沒人能給出一個比較確定的答案。

    原因有很多。

    很難計算生命

    許多生物生活的棲息地本身就難以被發現,比如深海,或者生活在其他生物體中,這完全無法統計。

    為了計算物種總數,科學家們都是透過建立生物多樣性的模型來估算。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昆蟲學家特里·歐文Terry Erwin就做過這樣的事。他在巴拿馬熱帶雨林的一些樹冠上噴灑殺蟲劑,透過數蟲子屍體來判斷一顆樹上到底生活著多少昆蟲。透過分析,他認為一顆樹上就生活著1200種甲蟲,其中163只生活在同一棵樹上。假設每一種樹木都有相同數量的甲蟲,並且考慮到甲蟲佔昆蟲總數的40%(最大的動物群),歐文估計,每公頃熱帶雨林中有41000種不同的物種,全世界有3000萬種。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不少科學家都認為3000萬這個估算太高了。後來普遍認為在1000萬以下。

    在2011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生態學教授卡米洛-莫拉帶領的團隊使用了一種基於每一級生物分類中物種數量模型的技術,曾得出了一個具體的預測值:870萬種。

    巨大的誤差在於“對微生物物種的確認”

    對於全球生物的估算,我們其實一直低估了微生物的多樣性。許多資料實際上是忽略了微生物的,因為像細菌一樣的微生物只有透過DNA測序才能確定其是否是同一物種。

    有研究人員曾在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35000個站點的500萬種微生物的DNA序列資料庫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地球上有1萬億個物種。

    但是這一項依賴於生物多樣性的測算模型,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而且這些測算模型是否適合於微生物,也沒有一個公認的答案。

    另外,我們不僅忽視了微生物,還忽視了許多在生命體內的其他生命形式。比如,寄生性黃蜂種。它們可以把自己的卵寄生在大多數昆蟲,甚至所有昆蟲體內或體外。有科學家甚至認為包括黃蜂的昆蟲群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群。

    原因三:物種的定義不明

    什麼是物種?其實是一個哲學的問題。生物學家對“物種”這個詞的定義並不一致。

    目前主流的定義是,如果兩種生物能夠交配並繁衍後代,它們就屬於同一物種。但是由於這個定義依賴於交配,所以它不能用來定義無性有機體的種類,例如一些爬行動物,鳥類和魚類以及許多微生物。

    同時還有一個事實:許多我們認為不同的物種,也可以透過交配繁衍後代。例如,狗和狼就能交配,但我們卻被認為它們是兩個物種。

    另外,還有一些物種定義是基於個體之間的特徵相似性來判斷的,以及它們是否有共同的進化歷史,或者它們是否有共同的生態需求等等。

    目前至少有50種不同版本的物種定義,然而沒有一個定義適用於所有的生命形式。所以科學家是否承認一個新發現的生命形式是一個新物種,其實歸結於他的哲學立場。

    可怕的事實:我們物種命名的速度遠遠低於物種消失的速度。

    有人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種大滅絕時代。有報道稱,僅僅在一個人的生命週期內,世界上就會發生一次災難性的昆蟲滅絕, 海洋生物的大規模減少,以及超過50%的野生動物消失。

    這種恐怖的物種流逝速度意味著,很多物種我們還未命名,它們就消失了。而且我們的命名速度遠遠趕不上物種的消失速度。

    科學界主流認為,每年我們都會發現大約18000種的新物種。例如,洛杉磯的研究人員新發現30個種生活在城市公園的飛蝨,而美國的研究人員也發現1400多種新細菌生活在大學生的肚臍裡。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號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