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調男人316000

    有關記憶中的美食,我在主頁“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系列中多有描述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的美味與融變;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當小吃成為主食)

    對於地大物博、口味獨特與融合、嬗變中的華人而言,對於美食,每個人恐怕都有屬於自己那份傲慢與偏見!

    孔子曰:“食色性也”!

    從古至今,“食”一直襬在百姓生活的首位。江南,不僅是父母那一輩的祖籍(江蘇江陰、安徽合肥),也是我們晚輩的祖籍(江蘇江陰);雖然時常回去,但真正輕鬆慢遊以及周邊景觀的遊覽,卻始終是老人們以及祖籍江南“浮游四海”我們的心願——雖然做晚輩的也年近花甲,“浮游”一輩子還是改不了愛吃米飯,口味偏甜酸……無論歲月如何的淬鍊,骨子裡“江南”那份細膩的情愫,卻深深鐫刻在身體和情感的遺傳基因裡,怎樣也無法更改和替換……

    儘管,川菜的“辣”霸佔了從南到北大多華人的味蕾,但江南“食”中其獨特的味道,還是佔據了許多華人、特別是祖籍江南人、那沿襲千年、緩慢改變的遺傳基因。就如一篇文章所言:有時候,飲食從果腹到滿足味蕾的需要,不僅僅是滿足“口”或者“肚子、胃口”的需要,已經幻化成一種文化,甚或一個區域人的獨特口味或者藐視其它的傲慢與偏見 —— 更何況,這傲慢與偏見中再夾雜進一些江南人獨有的“酸腐”——那味道就更獨特了!

    聊起美食,“味趣”一致的很難,即使“味趣”差不多,其細分開來,別說南北之別了,大致“臭味相投”的人難免也會為一道美食的些許差異吵起架來!揚州美食的精緻;杭州、上海菜“點滷”的增味;千島湖的魚鮮;徽菜就地取材保持食材的新鮮…… "東坡肉"、"賽蟹羹"、"家鄉南肉"、"幹炸響鈴"、"荷葉粉蒸肉"、"杭州煨雞"、"虎跑素火煺"、"乾菜燜肉"、"蛤蜊黃魚羹”、"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黃山燉鴿"、“珍珠魚翅”、“和合腰子”、“御苑蒸鹿胎”……這些代表大菜——在我們這趟“江南踏青之旅......”中,統統沒有時間去吃!哈哈哈! 這些云云總總大餐的美味,怎憑任咱平民百姓品頭論足?!做為一位過客和留存些祖傳基因的所謂“江南人”,匆匆旅程中,我們只簡單“尋味兒”罷了!所以,尋找久存味蕾深處那個“味道”,就成為“浮游四海”偽江南人“江南遊”的任務之一。不知是歲月的更迭,本地食物的變味兒,還是自己味蕾幾大菜系混搭的改變,記憶深處的那個“味道”——似乎有些“變味兒”了!

    (詳細感受請移步主頁: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的美味與融變;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當小吃成為主食)

    其實,對於找不回來的記憶美食,我們也大可不必憂傷!試想:時代發展以及世界之門的開啟,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在悄然發生著鉅變——這當中當然也包括我們每日少不了的美食。當世界各地的人流湧動,當四海浮游的人來人往,攜其美味或獨特的食物和飲食習慣,與世界這口大鍋裡融合、創新轉變,你記憶之中的味道還是那個味道嗎?

    哦!有例外!對——前陣子北京來親戚帶來一盒“巨貴”的北京老傳統美食——稻香村糕點——滿滿一大盒各種樣式、總價得2、300元的高階點心,除了造型不一,裡面餡兒的味道根本吃不出什麼差別!這記憶中的味道——你會還喜歡嗎?這系列還有同樣巨貴的北京烤鴨、天津狗不理等等......感興趣去查查他們的窘況,你就知道堅守傳統的代價了!

    所以,我始終認為,和所謂”媽媽的味道“一樣,所謂記憶中的美食,也就僅僅是其獨有的味道而已。其實,真正品嚐一地美食,除了保持一定的“飢餓感”和少些先入為主,抱著一種比較虔誠的態度,才能品嚐出傳統美食中蘊含的傳統滋味吧!另外,做為一遊客,街巷酒肆之間,恐怕也難得真正手藝傳統的精緻美食!

    而做為遊客的我們——也就在那淡淡的滋味中,讓想象,多飛翔一會兒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欒樹什麼時候開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