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牙島主1

    生活中確實有些人,閒得無聊,便愛管閒事,以此作為自己的“營生”,似乎不如此就沒法兒活。在管閒事當中,他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樂此不疲。

    問題是,他管的不少閒事,本可自生自滅,管了也白管,管了還會滋生事端,不如不管。比如,人家男人和女人吵架,本來就是芝麻粒大的小事,兩個人吵一吵,很快就過去了。可是他偏要插一槓,在裡邊攪擾,結果,越攪越亂,反而小事變大礙了。

    所以說,人們普遍反感管閒事的,但是又因為彼此熟悉,都是街坊鄰居,也不好過多計較,於是,閒事兒每天都有,管閒事的便繼續管閒事,叫人厭煩又無可奈何。

    怎樣才能改掉管閒事的人這個臭毛病?可雙管齊下。其一,其本人少去串門,看到什麼事儘量不說話。其二,誰家遇到什麼事,別讓管閒事的人參與調解,別搭理他。以上兩個方法應該有用。

    但是,在世俗的眼光裡,許多人常常把一些與社會秩序社會公德有關係的事兒當作“閒事”,這顯然是不對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舉個例子吧。公交車上,一名乘客因瑣事與駕駛員理論,乃至爭吵,這時候,作為乘客的你,是不是坐山觀虎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如果真這樣,你就不對了,因為你面前發生的事情絕對不是閒事,這事兒關係到一車人,也包括你的心情,關係到一車人的行車安全。這種“閒事”絕對要管!要管及時管牢靠,每一個人都不例外。

    家住都江堰市的許曉榮老人,最愛管“閒事”。每天上街散步,走到哪兒,他就將垃圾菸頭撿到哪兒。小區裡大樹樹枝遮擋了人家窗戶,公共廁所因下水不暢產生了異味,青少年老往網咖跑,等等大事小情,本與他無關或關係不大,但他都去管。因為他的管,環境更美了,大家日子過得更順了,以至於周圍的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閒事科科長”。

    看來,有些不是閒事的所謂“閒事”,還是得有人管,最好是人人都來管,這樣,才不會讓人徒生閒氣,社會才更和諧,更文明。

  • 2 # 農人悅讀

    如何界定管閒事?

    一種是熱心腸,看到人有困難喜歡幫一把,比如讓個座啊什麼的,我覺得這是個很溫暖的人,這個世界需要這種管閒事的人。

    另外一種是沒有邊界感的人,現實生活中很多熟人之間容易犯這種錯誤,俗稱不拿自己當外人,平時關心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侵犯了人家的隱私,就模糊了人和人之間的邊界,越過邊界就是侵犯了!

    對待這種人,也很簡單:明確的告訴他邊界在哪裡,當他越界的時候,明確的發出拒絕的訊號,並且要明白的告訴他“越界了!”。

    這種行事方式不太符合中國傳統的交往方式,主要是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還有濃厚的農耕社會的特點,只有集體沒有個體。個體是模糊且卑微的。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社會的物質水平已經極大提高,相對應的精神層面也應該提高,學會拒絕才能保護好自己的邊界。

  • 3 # 職路施語

    一是不給機會。碰到事情,特別是與其無關的事兒,要儘可能地避免創造出讓他參與進來的條件。如,鄰里之間出現糾紛(夫妻之間吵架),當管閒事之人出現時,寧可洋裝合好,也要避免讓其問誰是誰非,而是讓他避而遠之。

    二是不予溝通。有些事多溝通可能會多條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對於愛管閒事之人,應儘可能不讓其知道,不向其溝通為妙,當遇到管閒事之人向你索要聯絡方式時,更應該委婉拒絕,否則,很容易被無故接打電話所累。

    三是不做糾纏。當愛管閒事之人已經介入要管之事時,倘若,處理得有理有據、分寸得當時,我們可以讓其參與到底,畢竟是多個朋友,多條路,有一個能為自己解決事兒的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倘若,愛管閒事之人,介入其中,呈現出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我們要果斷地敬而遠之,以恰當的方式“孤立”他,迫使其慢慢地從事情當中脫離出來。

    四是不加附和。就是對於愛管閒事之人,無論對錯,是非,我們都要保持中立,當然,對於正義之事,非利己而專門利他,我們也還是要伸出援助之手,讓其感到社會的溫暖,但除此之外,我們不做“圍觀”,不做喝彩,不做他舉,久而久之,愛管閒事之人,也會知趣、知難而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海賊王》中錦衛門燒山迫使酒天丸造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