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火山是怎樣形成的 1991年,日本、菲律賓的火山相繼爆發,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人們不禁想起,公元79年8月24日,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將整個龐貝城及七萬居民統統埋在火山灰中的歷史慘劇。 那麼,火山究竟是怎樣形成的,人類能準確地預報或制止火山的爆發嗎?許多科學家正在盡力探索這一問題,有的科學家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科學家們認為,驅動火山活動的能量深深地隱埋在地下65公里到80公里處,而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井是80年代蘇聯打成的,深12公里。科學家現在還不可能將實驗儀器置於理想的深處,去探測火山爆發之源。目前,研究火山的主要方法有:採用軌道衛星、計算機和高度精密的儀器對噴發中的火山進行觀測、收集並分析各種資料;在實驗室對火山口的岩石和火山噴發生物進行分析或做模擬實驗以推測火山爆發的機制。 近年來,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火山形成的假說,主要有: 板塊理論。六十年代中期興起一種新的大地構造理論——板塊結構理論。它認為岩石圈的構造單元是板塊。全球可被劃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火山學家根據這一理論認為,當組成地球最外層的巨形岩石板塊之間發生碰撞及擠磨時,俯衝帶的溫度大幅度上升,甚至達到使地殼下面的岩石發生部分熔融的程度,從而導致火山的形成。由於世界上絕大部分火山都分佈在各個板塊的邊緣地帶,看來這種解釋是合理的。 熱點理論。夏威夷群島火山是人們研究較多的火山。但夏威夷群島離最近的板塊邊緣有3200公里。顯然用板塊理論釋解釋是行不通的。熱點理論認為,夏威夷群島是由地球內部一個神秘的“熱點”形成的。當太平洋板塊在這個熱點上移動時,板塊底層岩石就被熔化,藉助地下的壓力侵入到地殼上部形成岩漿庫,最後變成火山。這一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夏威夷群島形成的過程,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對於熱點是產生於地核深處還是侷限於該地區地殼底部尚有爭論。 此外,有的火山學家研究了冰川變化與火山活動的關係,較好地解釋了冰島、潘特萊里亞島火山的活動。 總之,目前尚未找到,或者可能根本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理論可以解釋世界各地的火山為什麼會噴發。也許不同地區的火山有著不同的成因。 二、地震的成因與型別 根據地震的形成原因,地震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等四種類型。 (一):構造地震(Tectonic Earthquake) 由構造運動所引發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此種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世界上絕大多數震級較大的地震均屬此型別。此類地震的特點為活動頻繁,延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而破壞性也最大。因此,構造地震多為地震研究的主要物件(圖7-5、圖7-6)。例如921集集大地震及最近新疆巴楚的大地震均屬此類。 (二):火山地震(Volcanic Earthquake) 由火山活動所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及其揮發物質向上移動,一旦衝破火山口附近的圍巖時即會產生地震(圖7-7)。此類地震有時發生在火山噴發前夕,可成為火山活動的前兆。有時直接伴隨火山噴發而發生。通常火山地震的強度多不太大、震源也較淺,因此,其影響的範圍也較小。此類地震為數不多,主要見於現代火山的分佈地區(圖7-7及圖7-8)。 (三):陷落地震(Depression Earthquake) 石灰岩地區,經地下水溶蝕後常可形成許多地下洞坑,如果坑洞不斷地擴大,最後導致坑洞的上覆岩石突然陷落,由此所引起的地震稱為陷落地震。此類地震震的源極淺,影響範圍很小,主要見於石灰岩及其它易溶岩石地區如巖塩、煤田發達的地區(圖7-9及圖7-10)。 (四):誘發地震 由人為因素所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例如水水庫地震和人工爆破地震等。水庫地震為由水庫蓄水而引發的地震。因為水庫蓄水後,厚層水體的靜壓力作用改變了地下岩石的應力,加上水庫中的水沿著岩石裂隙、孔隙和空洞滲透到岩層中,形成潤滑劑的作用,最後導致岩層滑動或斷裂,並進而引起地震。此種地震的起因為水庫的壓力,但地震形式為屬於斷層地震。地下核爆炸時產生的短暫巨大壓力脈衝,也可誘發原有的斷層再度發生滑動因而造成地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當紅“炸子雞”中,是19歲的姆巴佩更勝於藍,還是22歲的前鋒阿森西奧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