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葉9646
-
2 # 可樂236263837
謝邀,慚愧的很,如今只記的:日暮蒼山遠,其他幾句都溶入到柴米油鹽中化掉了,過去是讀過幾首詩,但都是從字面上理解,對於句子的用典出處,寫作背景並不瞭解,如今想來,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至於介紹,解讀,就是本人再認真學習十年也達不到該水平,至於沒有新悟,拾人牙慧,網上搬來演講,末若諸師友自己查詢來的方便,
-
3 # 雨後新晴原創
謝大聖書童邀!
劉長卿(約726—約786),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生不逢時,仕途坎坷。工於詩,長於五言,有“五言長城”之稱,作品《劉隨州集》。詩作重於情景的描寫,主要反映“安史之亂”後,社會荒涼凋敝的景象,感傷淒涼命運。筆調蒼涼沉鬱,簡練渾括,以白描取勝,樸中見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他的詩歌代表作。
“日暮蒼山遠”——天色已暗,要攀登的蒼山還是那樣遙遠!
“天寒白屋貧”——天寒地凍正愁人,忽見前方貧寒的茅舍。
“柴門聞犬吠”——柴門裡的主人聽到狗叫,忙出來迎客。
“風雪夜歸人”——風雪交加之夜,幸遇好客的主人接納!
這首五語絕句,喻自己仕途坎坷遇阻,嘆民生貧困。人生困惑中,忽有寄託——“安史之亂”之後,人民異常生活艱辛,而熱誠樸質的品質猶在,社稷恢復依然有希望!
-
4 # 隨手談詩
題主說得非常對,不同詩句不同意境都能反映詩人的心境,甚至後來人在讀詩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心情也能對詩作出跟作者不一樣的理解,這是詩的妙處。但不管讀者如何理解,也不能忽略作者的原意,這就必須要理解詩的創作背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分句介紹從字面意思來看,這首詩非常簡單,短短4句詩,合起來是一幅畫——前三句寫日暮路遠,天寒茅屋,柴門犬吠,最終都歸於一句“風雪夜歸”。
作者先以兩句詩,把山中旅人日暮投宿的背景交代清楚,以“日暮蒼山遠”開頭,我們看到的是天色漸晚、山路綿綿的畫面,一個“遠”字是這句詩的重點,雖然沒有提到人物,我們卻可以想象出一個旅客急於投宿的心情,因為旅途還很漫長,就像看《西遊記》,天色一晚唐僧就要委託悟空去找地兒住一樣。
第二句寫“天寒白屋貧”,路人急於投宿時,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個小茅屋。這句詩寫得妙,你看,第一句寫路遠先寫日暮,天都要黑了旅途還那麼遙遠,心中生起一股絕望,使得這條路顯得更加遙遠。這一句也一樣,寫“貧”先寫“寒”,一間簡陋的茅屋本來就給人貧窮感,加上陣陣寒意,更加讓人覺得飢寒交迫。這句“天寒”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句的日暮路遠,啟下文風雪忽來。
接下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兩句是作者聽來的:“柴門白屋”、“風雪天寒”、“夜與日暮”,每一個字都和前文緊緊相扣,前面還是日暮,這裡已經入夜,作者已經投宿到白屋中歇下了。這時一陣犬吠聲在群山中響起,從寧靜中忽然喧囂起來,想必它是在迎接“披風戴雪”歸來的主人。
創作背景劉長卿這個人,運氣不太好,本來有機會抓住盛唐的尾巴,卻在科舉揭榜的前夕爆發了安史之亂。當然,他畢竟有才,特別善作五言詩,自稱“五言長城”,有才的人不論在什麼時代都能當官的,於是劉長卿也當官了。
但是從他自稱五言長城也能看出來,這人不是一般的自負,有點文人的臭脾氣。你脾氣臭了,怎麼混官場呢,於是他和許多文人一樣,官運並不亨通,先後兩次因為臭脾氣得罪上司被貶。
這首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劉長卿被貶之後所作,太陽要落山了,目的地還那麼遙遠,這似乎是在隱喻自己被奸佞陷害到走投無路的境地。正在這時,他又似乎在絕境中看到了一線光明,接納他的白屋、犬吠、夜歸人,彷彿都是自己的希望。
就寫這麼多,這首詩的理解歷來有爭議,我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理解方式來講,具體爭議點這裡就不說了,題主可以自行查閱。
回覆列表
在百度裡搜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_詩詞_百度漢語】https://mr.baidu.com/qj6e0c7?f=cp。有分句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