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主要有孟郊、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賀、劉禹錫、賈島、韋應物等。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漫遊南北,流寓蘇州。及過中年,始中進士,五十歲應東都選,授溧陽尉,以吟詩廢務,被罰半俸。河南尹鄭餘慶闢為水陸轉運判官,定居洛陽。鄭餘慶移鎮興元軍,任為參軍。赴鎮途中暴疾而卒。其為詩慘淡經營,苦心孤詣,多窮愁之詞,即蘇軾所謂“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屬苦吟詩派,繼承杜甫而別開蹊徑。 韓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屬河北),籍貫河陽(今河南孟縣)。三歲喪父,由嫂氏撫養成人。貞元進士,先後赴宣武節度、徐泗濠節度幕中任職,入朝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貶山陽令。憲宗朝還京官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知制誥, 隨裴度徵淮西平叛有功,遷刑部侍郎,以諫迎佛骨,觸怒憲宗, 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朝調任吏部侍郎。病逝長安。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文,提倡散文;詩歌創作亦力求獨創,不避險僻,以文為詩,形成宏偉奇崛的特點。 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復中博學宏辭,授集賢院正字。調藍田尉,遷監察御史裡行。順宗即位,任禮部員外郎,參預政治革新。不久憲宗繼位,廢新政,打擊革新派。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召還長安,復出為柳州刺史。病逝於柳州。與韓愈發起古文 運動,為一代古文大家,世稱“韓柳”。 其詩得《離騷》餘意, 常於自然景物之中寄託幽思,纖而歸於淡泊,簡古而含有至味。成就不及散文, 卻能獨具特色。 白居易 :(772?846),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新鄭(今屬河南)。少經離亂,避難越中,歷盡困苦。貞元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憲宗朝為翰林學士,授左拾遺。上疏求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定居洛陽,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香山寺,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張籍等人倡導新樂府運動,致力於諷諭詩,而其閒適抒情之作,卻博得當世與後人的喜愛與傳誦。平易通俗,深入淺出,是其詩歌的最大特點。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郡望隴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稱李昌谷。其父名晉肅,“晉”、“進”同音,故因避父諱不得考進士,僅任奉郎小官,憤懣不得志。其詩多感進傷逝之作,或寄情天國,或幻念鬼境,世稱“鬼才”。尤擅樂府歌行,詞采瑰麗,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絕句多抒寫不平之感,筆意超縱。有《李長吉歌詩》,《全唐詩》存詩五卷。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中進士及第,又中博學宏辭,授太子校書,後入淮南節度使幕府掌書記,調補渭南主簿,升監察御史。順宗即位,預政治革新,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憲宗廢新政,貶革新派,出為朗州司馬。十年後召回長安,以詩忤當道,復出為連州刺史。穆宗朝為夔州、和州刺史。文宗時官主客郎中分司東都、集賢學士、禮部郎中,出任蘇州、 汝州、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武宗時官至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詩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其詩善使事運典,託物寓意,以針砭時弊,抒寫情懷。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人。早年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後還俗,屢試不第。被譏為科場“十惡”。文宗開成二年被謗,責為遂州長江主簿。後遷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曾以詩投韓愈,與孟郊、張籍等詩友唱酬,詩名大振。其為詩多描摹風物,抒寫閒情,詩境平淡,而造語費力。是苦吟派詩人。 韋應物:(737?792?),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系貴胄出身,少為皇帝侍衛。後入太學,折節讀書。代宗朝入仕途,歷任洛陽丞、縣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罷官後,閒居蘇州諸佛寺,直至終年。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中唐詩人主要有孟郊、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賀、劉禹錫、賈島、韋應物等。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漫遊南北,流寓蘇州。及過中年,始中進士,五十歲應東都選,授溧陽尉,以吟詩廢務,被罰半俸。河南尹鄭餘慶闢為水陸轉運判官,定居洛陽。鄭餘慶移鎮興元軍,任為參軍。赴鎮途中暴疾而卒。其為詩慘淡經營,苦心孤詣,多窮愁之詞,即蘇軾所謂“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屬苦吟詩派,繼承杜甫而別開蹊徑。 韓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屬河北),籍貫河陽(今河南孟縣)。三歲喪父,由嫂氏撫養成人。貞元進士,先後赴宣武節度、徐泗濠節度幕中任職,入朝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貶山陽令。憲宗朝還京官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知制誥, 隨裴度徵淮西平叛有功,遷刑部侍郎,以諫迎佛骨,觸怒憲宗, 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朝調任吏部侍郎。病逝長安。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文,提倡散文;詩歌創作亦力求獨創,不避險僻,以文為詩,形成宏偉奇崛的特點。 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復中博學宏辭,授集賢院正字。調藍田尉,遷監察御史裡行。順宗即位,任禮部員外郎,參預政治革新。不久憲宗繼位,廢新政,打擊革新派。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召還長安,復出為柳州刺史。病逝於柳州。與韓愈發起古文 運動,為一代古文大家,世稱“韓柳”。 其詩得《離騷》餘意, 常於自然景物之中寄託幽思,纖而歸於淡泊,簡古而含有至味。成就不及散文, 卻能獨具特色。 白居易 :(772?846),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新鄭(今屬河南)。少經離亂,避難越中,歷盡困苦。貞元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憲宗朝為翰林學士,授左拾遺。上疏求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定居洛陽,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香山寺,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張籍等人倡導新樂府運動,致力於諷諭詩,而其閒適抒情之作,卻博得當世與後人的喜愛與傳誦。平易通俗,深入淺出,是其詩歌的最大特點。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郡望隴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稱李昌谷。其父名晉肅,“晉”、“進”同音,故因避父諱不得考進士,僅任奉郎小官,憤懣不得志。其詩多感進傷逝之作,或寄情天國,或幻念鬼境,世稱“鬼才”。尤擅樂府歌行,詞采瑰麗,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絕句多抒寫不平之感,筆意超縱。有《李長吉歌詩》,《全唐詩》存詩五卷。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中進士及第,又中博學宏辭,授太子校書,後入淮南節度使幕府掌書記,調補渭南主簿,升監察御史。順宗即位,預政治革新,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憲宗廢新政,貶革新派,出為朗州司馬。十年後召回長安,以詩忤當道,復出為連州刺史。穆宗朝為夔州、和州刺史。文宗時官主客郎中分司東都、集賢學士、禮部郎中,出任蘇州、 汝州、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武宗時官至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詩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其詩善使事運典,託物寓意,以針砭時弊,抒寫情懷。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人。早年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後還俗,屢試不第。被譏為科場“十惡”。文宗開成二年被謗,責為遂州長江主簿。後遷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曾以詩投韓愈,與孟郊、張籍等詩友唱酬,詩名大振。其為詩多描摹風物,抒寫閒情,詩境平淡,而造語費力。是苦吟派詩人。 韋應物:(737?792?),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系貴胄出身,少為皇帝侍衛。後入太學,折節讀書。代宗朝入仕途,歷任洛陽丞、縣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罷官後,閒居蘇州諸佛寺,直至終年。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