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回答清楚卻非常難,因為宋代有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官職體系——官職差遣制。

    這種制度源自於唐代,在宋代發展到了巔峰,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地方官員手中權力過於集中。這個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把過去的官職拆分成官、職、差遣,三者相互獨立。

    散官相當於一種名譽頭銜,有等級有俸祿,但是沒有實權,可以理解為類似一種爵位。散官一般會加給一些文武重臣,或有貢獻的官員,作為一種獎勵。

    但一般五品以上的散官才有點特權地位,五品以下的基本沒什麼用,某重臣兒子可能剛出生,皇帝就送個7品的散官,其實就是相當於補貼點奶粉錢。散官平時除了地位高一點(朝服顏色等級按散官等級定),多拿份工資,大多數情況沒什麼用。

    職事官代表你可以擔任的哪個等級的官,類似於現在的團長,師長一樣。比如你是團長一級,在宋代,任職的地方可能會隨時變,但是不管調到哪裡擔任的都是團長。但也有例外,比如說你只有團長級,卻讓你擔任師長,在宋代師長前面就會加個“權”字,表示加權,暫任師長,不過如果任期內沒出什麼事,一般職事官也會順理成章變成師長。又如果讓你去當連長,那前面就會加“行”字,表示你雖然是團長級別,但暫時負責統帥這個連。

    寄祿官一般則代表這個官員能拿到對少工資,比如雖然你只是連長,但是寄祿官是團長,那你拿的就是團長的工資。宋代官員升遷一般升的是寄祿官。因為和職事官非常接近,容易混淆,元豐改制後,職事官和寄祿官兩者就合二為一了。

    在宋代,有職事官的都是有散官的,只是等級不同,但有散官的不一定有職事官。簡單來說就是擔任某某職位,享受某某等級待遇。

    職有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的三館貼職,還有直館、直院等這類院職,還有龍圖閣、天章閣這類閣職等等。是授予文學之士的一種榮譽,用現在話說就相當於職稱,沒有直接的好處,但是非常的重要。宋代宰執一級必會擔任觀文、資政、端明諸殿學士,其他重臣也會擔任相應級別的學士。如我們一般稱包拯為包龍圖,就是因為包拯的職為龍圖閣直學士。

    最後,差遣對應的官職才是宋代官員實際擔任的實權職務,比如我們常見的宋代官員官名前都會帶有“判”某某地縣令、知府、知州等。

    搞清楚官、職、差遣後,我們回到正題。在征討方臘後,梁山泊領袖宋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這武德大夫,是宋徽宗時期才有的,是五十三階武官中的二十八階,代替舊官制裡面的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相當於正七品的寄祿官。

    安撫使一般為遇到天災兵禍時臨時設定,由知州、知府兼任,稱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撫司公事,是臨時差遣。宋朝只有邊境幾地常設安撫使司,一般也是路一級,一般由二品以上,最低一般也是直秘閣以上重臣擔任的,宋江根本不夠資格。另外楚州是現在的江蘇淮安地區,宋代比較太平,也是不會有安撫使這個職務。

    而兵馬都總管就更不對了,這個是遼國官職,北宋是沒有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施耐庵先生其實是完全沒有弄清楚北宋的官職體系的,所以用《水滸》書中的官職來對應現實是非常難的。

    我猜測施先生的本意可能是遊擊將軍或遊騎將軍(散官),武德大夫(寄祿官),判楚州團練使(差遣,但以宋江的身份,很可能是“遙領”即職事官,享受俸祿但不到任,有名無實),北宋屬於從五品,相當於現在的市一級的軍事一把手。那麼忠武郎,義節郎就可以以此類推了。

    北宋是沒有忠武郎和義節郎的,只有一個正四品忠武將軍的散官,也有些觀點認為這就是忠武郎,但從邏輯上看就有問題了,比宋江的正五品還高,在武將裡是品級非常高的高階將領了。

    因此忠武郎更可能是相當於第三十六階從七品的寄祿官“武德郎”,四十五階從八品的寄祿官“從義郎”之類的,或者再高一點六品左右的諸大夫。不要以為這個品級很低,在北宋,武官有品級已經算是不小的將領了,要知道北宋名將,和狄青齊名的種世衡也才做到東染院使,正七品。

    至於聽調管軍管民之類的則明顯是施耐庵先生根據民間說法編造出來的,當做兼管軍政就好了,當然這在北宋是不可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遼宋、宋金之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