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鏡清
-
2 # 曹老師xixi
“同光中興”一般指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直至甲午戰爭期間的同治光緒兩朝,這個時期真好與清末洋務運動改革重合。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是一次不徹底的運動,雖然確實讓清王朝一度實力強盛,讓歐美列強一度認為清王朝成為了強國,但經過不要命的日本硬嗑,直接給清王朝打回原型,說明“同光中興”確實是虛有其表,史學界也評價“同光中興”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
縱觀中國千年歷史,這個階段就如李鴻章所說的此時是“中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未見之強敵”。而清王朝這樣一艘破船在這樣複雜、兇險的環境中依然平穩的度過了近40年的,說明清王朝在此期間確實是實力提升,國內外都普遍安穩,經濟有所恢復,“中興”二字不為過。比如軍事上對內剿滅了太平天國和捻軍,對外收復新疆擊敗法國,軍隊配備西式裝備,組建的北洋海軍一度成為世界第六艦隊,讓歐美不敢小視;經濟上,引進西方機械,工業逐步代替手工業,尤其是在海關上,讓清王朝財政困難有了極大轉變;在文化上,越來越多的上層人士認可西學,選派留學生到海外學習。
雖然提升但確實虛有其表,因為這個階段幾乎面面都進步了,唯獨最重要的制度沒有進步,也正是制度的約束,看似實力提升的清王朝,也只能是相對於以前特別落後變的稍微好一點,到達一個階段之後,就無法提升了,比如日本同時期明治維新徹底改革來看,清王朝尤其錢多,早起領先於日本,而到了中後期日本製度優越性就突出了,逐步領先於清王朝,最終一頓揍,把清王朝這個紙老虎打回了原型。這就是典型的“虛有其表”。
而往後戊戌變法失敗,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讓清王朝急速衰落,也驗證了
“同光中興”就是迴光返照,沒有徹底的解決清王朝的弊端,而後來的清末新政就算順利實施也是為時已晚,將死之人百藥無解。
-
3 # 只讀帖不評論
史書上說的更多的應該是同治中興,因為光緒帝變法是失敗的,而同治之前的洋務運動卻算是蠻成功的。這方面,教科書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到了1895年甲午戰爭之前,清國的海軍實力應該是整個亞洲最牛的。同光中興反映了清朝後期,為了改變國家落後的局面,國家的上層和精英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進行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卻沒有成功。
回覆列表
同光中興是不是虛有其表,那要看和誰比較了。
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同光中興很大程度上有這位英國打工仔的功勞
如果是和康乾盛世比。從財政收入上看,康熙時的財政收入不過三千萬兩白銀,乾隆作為清朝的巔峰時代,年入也不過是四千多萬兩而已。而光緒年間,由於多了海關、厘金(過路費)、藥稅(鴉片稅)等新增收入,年入增加了一倍,達到八千多萬兩。
洋務運動帶來的商貿繁榮和武器換代,使得大清統治者產生了虛假的滿足和陶醉
從軍事實力上看,裝備了洋槍洋炮的勇營戰鬥力也遠遠超過了康乾時期的八旗綠營。當年歷經七十年、耗無數錢糧、多次損兵折將才完全佔領新疆,同治年間僅用了一年多(其中交戰只有半年)就平定了新疆叛亂。
作為同光中興的標誌之一,北洋海軍也是同光中興外強中乾的縮影
而且大清還有了康乾盛世所絕無僅有的鐵甲艦隊,當年始終未能搞定的海盜在近代海軍的威懾下早已蹤影全無。
在中法和約之後才發生的鎮南關大捷,讓大部分華人產生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虛幻認知,完全忘記了整場戰爭中絕大部分時間是清軍被法軍吊打
在對外方面,由於法國的漫不經心(伸出一根小指頭和大清掰腕子),大清在名義上和擁有世界第二海軍(第一是英國)、第二陸軍(第一是德國)的法蘭西(千年老二)在表面上打了個平手,第一次對外戰爭沒有割地賠款。
甲午戰爭終結了同光中興的迷夢,把中國推入了列強瓜分的深淵
可如果和鄰居日本比,那就真是虛有其表了。偌大一個大清帝國,陸軍人數(僅指能上戰場的)沒人家多,海軍軍艦沒人家多,鐵路沒人家多,工廠沒人家多,新式學校沒人家多,所以最後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了又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