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來熊貓1
-
2 # 熊貓宿舍
豫劇唐派是沙河調。說起豫劇唐派,主要是指創始人唐喜成。其實唐喜成之前還有位唐玉成,唐玉成屬於祥符調。唐喜成(1924―1993年)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因此要談他對“唐派”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就必須先談其師對“開山”的貢獻,才能脈絡分明地解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大道。因為唐喜成是“唐派”聲腔藝術的創始者,屬於促成豫劇生行振興、繁盛的“根櫱文化”之列,故研究河南梆子音樂史、聲腔史者必須面對。唐喜成原來是唱坤角的,青春期(13歲)倒嗓子,就喊出了一個漂亮的“二道嗓”,也稱“假嗓”。當時演員唱戲多數是為了餬口,沒有了嗓子就沒有了飯吃。唐喜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不知不覺就練成了高亢、亮麗、寬厚,充滿陽剛之氣的鬚生假嗓。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南陽關》、《三哭殿》、《洛陽令》、《十五貫》、《轅門斬子》、《血濺烏紗》等幾部。唐喜成最得力的大弟子賈廷聚,並公認其為當今“唐派”聲腔師扉的掌門人。除賈廷聚外,還曾相繼收下了楊志禮、張富成、葉華、顏永江、孫培龍、周建誼、索景池、任家坡、趙懷信、郭來喜、袁國營、王東保、張保國、韓秀峰、李安祥、王兆林等20多位唐派傳人,此外還有李秀花、李素琴、尚豔紅、陳霞4位女弟子。而90年代初至今,投向賈廷聚、楊志禮等的“唐派”再傳弟子已近150人,僅廷聚老師正式收錄的弟子以郭成志為代表,等119人。可以說是唐派藝術發展的巔峰。
-
3 # 手機使用者73444801003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錶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祥符調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假嗓,老生用真嗓、假嗓等,旦角多用假嗓,丑角多用真嗓和假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代表人物中,旦行有陳素真、馬雙枝、李景萼、閻立品、桑振君、張岫雲、宋桂玲、王秀蘭、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張水英等;老生有唐喜成;醜行有牛得草、高興旺等。豫西調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醜多用真嗓,真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代表人物中,旦行有常香玉、崔蘭田、毛蘭花、蘇蘭芳、湯蘭香等;老生有三張一週、賈寶須、王遂朝等;武生有王二順等。豫東調豫東調發源於商丘。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咬字較重,弦高。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特點,真假嗓結合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假嗓、真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老生有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等;小生有趙義庭、黃儒秀等;武生有李國範等;旦行有馬金鳳、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陳玉英、張秀蘭、黃愛菊、張衛華、董芙蓉等;淨行(花臉)有李斯忠、吳心平等。沙河調沙河調(本地梆)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稱梆子劇、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老生(紅臉)有顧錫軒等;小生有劉法印、張三旺等;武生有曹彥章等;旦行有劉玉梅、安金鳳、徐梅蘭等。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