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2)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能力。
3)在行駛狀態下,轉向輪不得產生自振,轉向盤沒有擺動。
4)轉向傳動機構和懸架導向裝置產生的運動不協調,應使車輪產生的擺動最小。
5)轉向靈敏,最小轉彎直徑小。
6)操縱輕便。
7)轉向輪傳給轉向盤的反衝力要儘可能小。
8)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中應有間隙調整機構。
9)轉向系應有能使駕駛員免遭或減輕傷害的防傷裝置。
10)轉向盤轉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相一致。
正確設計轉向梯形機構,可以保證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轉向輪的自動回正能力決定於轉向輪的定位引數和轉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確定轉向輪的定位引數,正確選擇轉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自動回正能力。
轉向系中設定有轉向減振器時,能夠防止轉向輪產生自振,同時又能使傳到轉向盤上的反衝力明顯降低。
為了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效能,必須使轉向輪有儘可能大的轉角,其最小轉彎半徑能達到汽車軸距的2~2.5倍。
轉向操縱的輕便性通常用轉向時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轉向盤轉動圈數多少兩項指標來評價。
轎車轉向盤從中間位置轉到第一端的圈數不得超過2.0圈,貨車則要求不超過3.0圈。 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國內外在許多汽車上已普遍增設能量吸收裝置,如防碰撞安全轉向柱、安全帶、安全氣囊等,並逐步推廣。從人類工程學的角度考慮操縱的輕便性,已逐步採用可調整的轉向管柱和動力轉向系統。
低成本、低油耗、大批次專業化生產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石油危機造成經濟衰退,汽車生產愈來愈重視經濟性,因此,要設計低成本、低油耗的汽車和低成本、合理化生產線,儘量實現大批次專業化生產。對零部件生產,特別是轉向器的生產,更表現突出。 汽車的轉向器裝置,必定是以電腦化為唯一的發展途徑。
1)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2)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能力。
3)在行駛狀態下,轉向輪不得產生自振,轉向盤沒有擺動。
4)轉向傳動機構和懸架導向裝置產生的運動不協調,應使車輪產生的擺動最小。
5)轉向靈敏,最小轉彎直徑小。
6)操縱輕便。
7)轉向輪傳給轉向盤的反衝力要儘可能小。
8)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中應有間隙調整機構。
9)轉向系應有能使駕駛員免遭或減輕傷害的防傷裝置。
10)轉向盤轉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相一致。
正確設計轉向梯形機構,可以保證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轉向輪的自動回正能力決定於轉向輪的定位引數和轉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確定轉向輪的定位引數,正確選擇轉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自動回正能力。
轉向系中設定有轉向減振器時,能夠防止轉向輪產生自振,同時又能使傳到轉向盤上的反衝力明顯降低。
為了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效能,必須使轉向輪有儘可能大的轉角,其最小轉彎半徑能達到汽車軸距的2~2.5倍。
轉向操縱的輕便性通常用轉向時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轉向盤轉動圈數多少兩項指標來評價。
轎車轉向盤從中間位置轉到第一端的圈數不得超過2.0圈,貨車則要求不超過3.0圈。 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國內外在許多汽車上已普遍增設能量吸收裝置,如防碰撞安全轉向柱、安全帶、安全氣囊等,並逐步推廣。從人類工程學的角度考慮操縱的輕便性,已逐步採用可調整的轉向管柱和動力轉向系統。
低成本、低油耗、大批次專業化生產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石油危機造成經濟衰退,汽車生產愈來愈重視經濟性,因此,要設計低成本、低油耗的汽車和低成本、合理化生產線,儘量實現大批次專業化生產。對零部件生產,特別是轉向器的生產,更表現突出。 汽車的轉向器裝置,必定是以電腦化為唯一的發展途徑。